巴基斯坦也是很贼的,他就想把咱的利益打包赚钱,他想多了,中国不傻,武直10直升机有咱们手里捏着的核心技术,他偷不走。这话背后,藏着的是中国军工在国际合作里摸爬滚打后的清醒——既要守住技术底线,又要让合作真正落地,从来不是件容易事。 就说巴基斯坦现在那处境,印度那边22架阿帕奇直升机往边境一摆,自家的AH-1F老得连悬停都费劲,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想从美国买AH-1Z?人家卡着不给;转头找土耳其的T-129,结果发动机被禁运,连样机都凑不齐。 一圈问下来,能真把装备送到手上的,也就中国了。可他们心里打得算盘,明眼人都看得清:既要用武直-10ME扛住印度的压力,又想趁机摸点技术门道,最好能拆解开仿,将来自己也能赚点钱。 但这如意算盘,早在中国的预料之中。毕竟,十几年前彩虹-3无人机的教训,咱们记到现在。 那会儿巴基斯坦拿到技术后,转头就转给了土耳其,人家照着仿出个TB-2,不仅抢了咱们的市场,还在一些地区冲突里赚得盆满钵满。 吃一堑长一智,从那以后,中国军工的技术防护网,织得比谁都密。 就说武直-10ME这套飞控系统,每72小时自动换一次密钥,像给直升机上了把会自己换锁芯的锁。 没有中国这边的授权,别说启动起飞,连仪表盘都亮不了。更绝的是机身里的定位芯片,一旦检测到有人想强拆研究,立刻触发自毁程序,核心部件瞬间报废,留下一堆没用的废铁。 巴基斯坦就算把整架飞机拆成零件,也摸不到真正的技术核心。 这还不算完。发动机用的是国产涡轴-9C,1200千瓦的功率,陶瓷基涡轮叶片的技术连美国都没完全吃透;毫米波雷达、激光定向干扰系统,全是国内最新研制的家伙事。 别说仿制了,就连日常维修,巴基斯坦的工程师都得跟着中国师傅手把手学,换个零件都得走授权流程。他们心里清楚,想绕开中国搞自主生产,门都没有。 不光是巴基斯坦,土耳其这些年也没少打中国装备的主意。前几年想偷偷搞歼-10CE的技术,结果中巴联合安防系统跟装了监控似的,当场就抓了包,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现在又把目光盯向直-10ME,可他们忘了,中国早就在飞机里装了“地理围栏”——只要飞出授权的空域,动力系统直接瘫痪。想破解?得先过北斗卫星的动态加密这关,这难度,比登天还难。 其实巴基斯坦也没得选。印度的阿帕奇一天到晚在边境晃悠,自家的老旧直升机根本顶不住;美国向来是看印度脸色办事,关键时候准掉链子。 土耳其的T-129连发动机都保证不了,纯属画大饼。思来想去,只有中国的直-10ME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实打实交付。 中国也够意思,给的还是顶配版,连解放军自用款都没普及的DIRCM红外对抗系统直接装上,专克印度的毒刺导弹。 巴军测试完,当场就把订单从6架加到30架,这背后,是既想用又没法耍花样的无奈,也是对中国技术的不得不认。 说到底,中国现在玩的是明着来的规则:合作可以,技术免谈。你要用,我给你最好的;想偷,门都没有。 真把中国逼急了,远程锁机都是分分钟的事。巴基斯坦心里跟明镜似的,得罪中国,等于自断后路。 印度在旁边虎视眈眈,美国靠不住,土耳其只会吹牛皮,最后能指望的,还是中国这实在的装备和过硬的技术。 所以啊,不是巴基斯坦“贼”得不够,是中国把技术命脉捏得太死。 从彩虹-3的教训到现在的直-10ME,中国军工早就学会了在合作里守好底线,既不让自己吃亏,也让合作伙伴明白:想共赢,可以;想占便宜,没门。这大概就是中国军工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硬气的底气——技术在手,规则我定。
巴基斯坦暗自叹气,眼看60架歼-10CE马上就要交付完成,但是与中国谈歼-10生
【193评论】【9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