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公开喊话:如果大陆动武,台湾将变成“经济死岛”,台积电也别想被

思念绵延不绝 2025-08-12 11:45:24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公开喊话:如果大陆动武,台湾将变成“经济死岛”,台积电也别想被顺利接管。这番话一出,把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命脉与地缘政治风险赤裸裸地摊在了台面上。与此同时,大陆芯片产业链也在悄悄“逆袭”。 台积电现在手里攥着全球60%以上的先进制程产能,5纳米以下工艺更是垄断了九成市场。可这两年,美国为了卡脖子,又是施压台积电去亚利桑那州建厂,又是搞出口管制,逼着台积电把技术和产能往外搬。刘德音心里清楚,真要打起仗来,台湾那巴掌大的地方,就算台积电把工厂全埋地下,也扛不住现代战争的冲击。 更关键的是,他之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就说过大实话:大陆会不会动武,根本不取决于台积电在不在台湾,而是台湾这块领土能不能保住。说白了,“硅盾”就是个伪命题,真到了撕破脸的时候,台积电再先进的工厂,也不过是地图上的一个坐标点。 可刘德音这话,也不全是吓唬人。台积电要是真乱了套,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得抖三抖。就拿苹果来说,A系列芯片全靠台积电代工,要是产能断了,iPhone生产线就得停摆。汽车芯片、AI服务器也一样,少了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全球科技产业都得跟着打摆子。但刘德音可能没算明白一笔账,大陆这些年在芯片产业链上的布局,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了。 这边厢,中芯国际悄悄把14纳米工艺的良品率做到了95%,直接从台积电手里抢走了华为海思的订单。那边厢,小米砸了135亿研发出玄戒O1 芯片,3纳米工艺直接对标苹果A18 Pro,安兔兔跑分超过 300万。 更绝的是,大陆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整条产业链都在补课。国务院早几年就出台政策,对28纳米以下芯片企业免十年所得税,真金白银砸下去,中微公司的刻蚀机、北方华创的光刻机零部件,都在慢慢啃硬骨头。 有人可能觉得,大陆芯片产业就算进步快,和台积电还有代差。这话没错,但有几个信号值得琢磨。第一,中芯国际的12纳米工艺已经开始客户导入,功耗比 14 纳米低 20%;第二,华为海思把 14 纳米订单转给中芯国际后,自己憋着劲搞 5 纳米芯片;第三,小米、联想这些企业,一边用高通、联发科的芯片,一边偷偷搞自研,玄戒 O1 只是开胃菜,后续还有车用芯片、AI 芯片的大招。 最关键的是,大陆芯片产业正在形成“生态闭环”。设计端有华为海思、寒武纪,制造端有中芯国际、华虹集团,设备材料端有中微公司、沪硅产业。美国越封锁,大陆越抱团。就拿光刻机来说,ASML 的 EUV 光刻机进不来,上海微电子就憋着造 28 纳米的 DUV 光刻机,虽然速度慢,但好歹能解燃眉之急。 更绝的是,大陆正在用成熟制程和先进封装的组合拳,绕过光刻机的限制。长电科技的 3D 封装技术,能把几片成熟制程芯片堆在一起,性能直接对标先进制程。 刘德音可能没料到,大陆芯片产业的逆袭,不是靠砸钱堆出来的,而是靠“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先从成熟制程入手,把市场占住,再慢慢往高端爬。就像中芯国际,14 纳米工艺虽然不如台积电的 3 纳米,但足够满足新能源车、工业控制这些领域的需求。 而且,大陆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每年进口芯片花的钱比石油还多,这么大的蛋糕,只要本土企业能分走一块,就能滚雪球似的发展。 回到刘德音的话,他说台积电不能被顺利接管,这话其实挺矛盾。真要到了那一步,台积电的工厂就算没被炸毁,技术人员跑了、设备停了,接管过来也是个烫手山芋。但大陆要的,从来不是台积电的工厂,而是整个芯片产业链的自主可控。现在大陆芯片产业虽然难,但每前进一步,都是在给未来的 “终极对决” 攒筹码。 说白了,半导体产业的竞争,早就不是单纯的技术竞赛,而是一场综合国力的较量。大陆有市场、有政策、有人才,缺的只是时间。而台积电呢,夹在中美博弈的夹缝里,就算技术再先进,也逃不过地缘政治的“五指山”。刘德音的警告,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对台积电命运的一声叹息,在大国角力的棋盘上,再重要的棋子,也不过是个过河卒子。

0 阅读:5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

思念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