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1年,李世民下令处死单雄信,刑场上徐茂公抽刀割下一块大腿肉,喂给单雄信。单雄信说,当初贾家楼46人结义,如今只有你一人来送我。
而单雄信和徐世勣的缘分始于隋末乱世。
他们两人同是山东豪杰,一个使七十斤金钉枣阳槊号称“飞将”,一个善谋略懂天文能掐会算。
当时隋炀帝把百姓往死里逼,修运河征高丽,尸骨都堆成了路标。
这哥俩一合计,干脆投了瓦岗寨造反。
在翟让手下,两人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单雄信骑马冲阵如入无人之境,徐世勣后方布阵滴水不漏。
最风光时瓦岗军占了中原粮仓,十几万人马吃穿不愁。
可好景不长,新头领李密玩起了心眼,设宴杀了老寨主翟让。
就在刀光闪过那夜,单雄信扑通跪地投降,徐世勣还想反抗但是却被砍成血人。
此时的瓦岗山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瓦岗山。
之后在瓦岗散伙时,兄弟俩面临人生抉择。
徐世勣看准李唐势头正盛,带着地盘投奔了李世民。
而单雄信却因旧恨死磕李唐,因为当年他哥被李渊一箭射死,这仇他记了半辈子。
之后他转头投了洛阳王世充,气得徐世勣跺脚,那王世充比狐狸还奸,你去不是找死吗?
单雄信却红着眼吼,李世民父子杀我亲人,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在王世充麾下,单雄信的境遇并不好,王世充对他既用又防,生怕他另有二心,但在战场上单雄信依然勇猛无比。
然而之后的虎牢关大战成了致命转折。
单雄信单骑冲阵,长槊直刺李世民咽喉。
千钧一发时尉迟恭铁鞭横扫,槊尖擦着李世民脖子划出血痕。
这一枪让李世民对单雄信印象深刻,既恨又敬,李世民深知像单雄信这样的猛将如果不能为己所用,就必须除掉。
然而也就是这一枪彻底断了生路,班师回朝路上,李世民摸着结痂的伤口冷笑,此人不除,朕睡不安枕。
洛阳城破那日,单雄信被铁链锁着押进死牢。
徐世勣疯了似的冲进秦王府,官帽歪了都顾不上扶,留他一命!我拿全部军功换!
单雄信在山东一带威望很高,许多豪杰都敬重他,如果留他性命日后可能成为祸患,政治需要压过了个人情感,即使徐世勣苦苦哀求也无法改变这个决定。
然而此时的李世民把玩着那枚改造过的箭镞,而这只箭正是单雄信射偏的那支,如今熔成了如意纹佩饰。
此人先叛翟让,后降李密,再投王世充,三姓家奴岂能尽忠?
李世民甩出密报,他还私通窦建德旧部,留着必是祸患!
牢房里,单雄信用指甲在墙上划下十七道痕。
听到徐世勣求情被拒,他反倒笑了,三弟别白费力气了,李世民怕我,比恨我更甚。
当单雄信被绑上枣木刑桩时,徐世勣突然撞开卫兵。
刀光闪过,他大腿少了一块肉,鲜血喷溅在囚衣上。
那块还冒着热气的肉被塞进单雄信嘴里,徐世勣声音抖得不成调,当年结义说同生共死,这肉陪你入土,黄泉路上不孤单!
单雄信大口吞下血肉,目光扫过远处,秦琼的熟铜锏缠着麻布,程咬金提着酒坛被卫兵拦着。
他最后望向西南,那里埋着瓦岗战死的兄弟。
而单家子孙被迫改姓避祸。
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民间传言义军首领单兴、单旺是单雄信十一代孙。
他们带兵攻破长安那日,单家祠堂的牌位突然齐齐倒地,仿佛百年前的血,终于酿成了颠覆江山的酒。
唯有那六个字还在史书里淌血,割股肉以啖之。
徐世勣用血肉赎了忠义两全,单雄信用头颅祭了家仇不共。
这对兄弟的撕裂,映照着乱世最痛的真相,龙椅要坐稳,就得把情义碾成渣。
而历史要前进,总得有人当祭品。
身处乱世之中,他相信忠义,相信承诺,相信兄弟情深,这些都和当时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都时代相悖。
他是匹千里马可一生都未曾寻得伯乐,让人不禁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