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满清来说,占领南京后立刻强推剃发令是一个失误,但是将错就错后,满清发现财政问

小龙评历史 2025-08-11 23:22:46

对于满清来说,占领南京后立刻强推剃发令是一个失误,但是将错就错后,满清发现财政问题解决了,因为他们可以尽最大可能压榨江南士绅了。 剃发令是满清的一项“国策”,一个人如果剃了那种“金钱鼠尾”发,基本标志着在汉人社会社死了,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跟满清干到底。 满清在关外时就强制汉人剃发,剃发是划分敌我的重要手段,入关后多尔衮曾发布剃发令,结果引起较大反弹,当时天下未定,多尔衮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下令停止剃发。 但占领南京后,多尔衮认为大势已定,于是再次下达剃发令,并要求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不剃发的军法从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多尔衮之所以敢在占领南京后立刻下达剃发令,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清军占领南京的速度太快了,过程太顺利了。所以多尔衮得出江南软弱,不敢反抗的结论。 但这次多尔衮失算了,“软弱”的江南,敢于为了头发而拼命的人着实不少,一时之间江南皆反,满清遭遇了入关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 为了镇压起义,满清不得不暂缓南下步伐,集中兵力镇压起义,一座江阴城就让满清丧师上万,照这个路子玩下去,满清政权的统治是要崩溃的。 但就在形势一片大好,江南各地纷纷暴动,就等着一个人振臂一呼,将各方义军整合起来的时候,南明又玩起了内斗的“传统手艺”。 唐王朱聿键在福建称帝,鲁王朱以海则在绍兴称监国。 按照正常逻辑,这两个政权如果合作,抗清形势是相当不错的,鲁王直接在浙东组织抗清,唐王则以福建为根据地提供后勤保障。 但唐王和鲁王互相不承认对方,明争暗斗,唐王政权与鲁王政权的构成很有意思,江南的大员大多跑到福建区支持唐王,而跟着鲁王在浙东直接抵抗清军的,大多是小官和吏,鲁王一派早就受够了东林党那一套,所以坚决不向唐王一派称臣。 最后结果也可想而知,鲁王派独木难支,被清军打残,而一心想躲在福建避难的唐王派,也没有坚持到一年。 在错误的时间下达剃发令,对于满清来说是场豪赌,但由于南明内斗,满清赌赢了。 赌赢之后的满清就彻底看出江南士绅们几斤几两了。连剃发令这样的机会都把握不住,那他们还能干什么? 起于白山黑水间的满清一向信奉强者为尊,既然你们江南士绅毫无战斗力,那就不必在意你们的感受,直接尽最大可能吃干抹净就完了。 日后满清不断对江南士绅挥舞铁拳,不但抢钱,还让他们跪,没办法,谁让你们在该一起反抗的时候选择内斗呢? 剃发令后,满清彻底握紧了江南这个超级钱袋子,缺钱了就管江南士绅要,要是敢不给,铁拳立刻就砸过去。 满清能在日后的争霸中始终保持财政充裕,剃发令在这里面是发挥了作用的。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小龙评历史

小龙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