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俄乌冲突停止,美国抽身全力对付中国,如中美在南海开战美日韩大战中国,俄罗斯站在中间隔岸观火,朝鲜同样随同俄不插手,不干涉,所以俄乌冲突,在客观上,部分对我们发展有好处,美,俄,欧洲,团结一致对付中国压力山大!
俄乌战争之所以能持续这么久,主要是因为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援,否则仅凭乌克兰自身,这场战争早就结束了,而这也使得美欧被冲突牵扯大量精力,难以如预期般围堵中国。
如果俄乌冲突一旦停止,这种战略牵制的局面就会发生变化。美国将得以从欧洲战场抽身,把原本用于援助乌克兰、威慑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和外交资源,更多地转向印太地区。这不是猜测,从美国近年来的军费预算分配和军事部署调整就能看出,其印太战略的优先级一直在提升。
美国抽身之后,很可能会进一步强化美日韩军事同盟。近年来,美日韩三国的联合军演频率不断增加,演习科目也从传统的反潜、防空扩展到了联合作战指挥演练;国会讨论的议题,也会从“要不要给乌200亿援助”,变成“怎么给台湾地区更多军售”“如何卡中国芯片的脖子更狠”。
日本也会不断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大幅增加军费开支,韩国也在与美国协商扩大联合军事行动的范围。一旦美国全力推动,这三个国家在军事上的协同能力可能会快速提升。这种转变,对正在调整的中国来说,等于凭空多了一堆外部麻烦。
南海地区也很可能成为中美战略博弈的焦点区域,美国海军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已经很频繁了,若再加上日本、韩国的军事力量介入,地区安全局势将更加复杂。
而俄罗斯当前的主要战略方向还是在欧洲,与美国和欧洲的对抗消耗了其大量资源。尽管中俄保持着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俄罗斯在自身安全压力未减的情况下,不太可能直接卷入中美之间的军事冲突。这是由其国家利益决定的,俄罗斯需要优先解决自身面临的安全和发展问题。
这种局面下,俄乌冲突的持续与否,确实会对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产生影响。冲突持续,美国和西方的精力被分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外部干扰相对较少。这为中国争取了宝贵的战略缓冲期,能够集中精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自主创新。
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好处”只是相对的,是国际力量博弈中的客观结果,而非中国主动追求的目标。
中国始终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解决国际争端,包括俄乌冲突在内的任何地区冲突,都会给当地民众带来苦难,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这并不是中国希望看到的。
从长远来看,中国应对外部压力的根本,还是在于自身实力的提升。无论是经济韧性、科技实力,还是国防能力,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才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是长期趋势,即便没有俄乌冲突,其对华施压的态势也不会改变。
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会在核心利益问题上妥协。面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军事挑衅,中国都有决心、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国际形势的变化总是充满不确定性,但中国的发展战略始终清晰。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始终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之道。俄乌冲突带来的战略缓冲,只是给了中国更多积蓄力量的时间,真正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的,还是中国自身的制度优势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
参考信息源: ——环球网——俄外交部:俄乌冲突临时停火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