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上当!莫迪要来,不是求和是求救。我们该做的,是趁机收回藏南 印度快撑不住了,莫迪月底访华,就是来求我们拉他一把的。他扮演美国棋子,在中俄之间两头通吃的把戏,已经演砸了。现在被美国主子用关税打得半死,才想起我们这张救命牌。 先看看印度现在的处境。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刚签署行政令,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加征25%关税,加上之前的25%,总体税率已经涨到50%。 这可不是小数目,印度对美出口的纺织、医药、电子产品这些主力产业全被打中七寸。印度服装制造商协会算过一笔账,美国市场占印度服装出口的三分之一,关税一加,光这一块损失就可能高达30亿美元。 更要命的是,美国客户已经开始要求印度企业把生产线转移到越南、孟加拉国,印度辛辛苦苦干了十年的“世界工厂”美梦,眼瞅着就要被关税大棒砸得稀碎。 再看印度国内,经济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2024-2025财年GDP增长率预计降到6.4%,创四年新低,青年失业率高达42%,2700多家跨国企业撤离,富士康这些巨头投资缩水。 莫迪政府推行的“印度制造”计划,原本想把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到25%,结果折腾了十年,比重反而从15.4%降到14.3%。现在美国关税一压,印度GDP增速可能再掉一个百分点,真要跌到6%以下,国内社会矛盾怕是要彻底炸开锅。 莫迪这时候想到来中国,说白了就是被美国逼到墙角了。他之前玩的那套在中美俄之间两头通吃的把戏,现在彻底演砸了。美国那边,特朗普政府根本不吃“价值观盟友”那一套,直接用关税当大棒教训印度;俄罗斯这边,虽然还在给印度提供石油和武器,但卢比结算争端让双方合作磕磕绊绊,印度想买的天然气项目都被暂停了。 更关键的是,印度在中美博弈里的筹码越来越少。美国商界不像依赖中国供应链那样依赖印度,印度在华盛顿的游说能力更是弱得可怜,连微软、谷歌这些印度裔高管扎堆的企业,都没几个愿意为印度关税问题发声。 但咱们得把话挑明了说,莫迪这次访华可不是来求和的。中印边境问题上,印度从来没松过口。就在上个月,莫迪还跑到藏南地区主持隧道项目揭幕仪式,中方当场提出严正交涉。 印度在藏南部署了15万军队,修建战略公路和机场,还搞“移民换血”想把生米煮成熟饭,这些小动作从来没停过。他们心里打的算盘,还是想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合法化,拿殖民时代的旧地图当谈判筹码。 不过现在形势比人强,印度经济这副烂摊子,除了中国还真没谁能拉一把。美国的关税大棒让印度对美出口渠道基本堵死,俄罗斯自身难保,欧盟又盯着意识形态不放。 这时候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印度前贸易官员算过账,要是中国能放宽对印度药品、农产品的进口限制,再在投资和技术转让上松松手,印度至少能缓过一口气。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建投资,对印度东北部那些贫困邦来说,简直是救命钱。印度媒体自己都承认,中国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正在快速上升,这种经济渗透比任何外交辞令都更有说服力。 但咱们得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莫迪这次来,肯定会带着一箩筐的经济诉求,但咱们不能白帮忙。藏南问题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印度现在经济虚弱,军事上又在印巴边境被牵制,正是咱们推进主权主张的好时机。 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修建的水电站,不仅能调节下游水量,更是制衡印度的“战略武器”。咱们可以在经贸合作中设置前提条件,比如要求印度停止在藏南的移民和基建项目,承认中方对藏南的主权主张。 印度媒体最近也在讨论,与其花大钱在藏南搞那些吃力不讨好的工程,不如把资源投到国内更急需的地方。这说明印度国内已经有反思的声音,咱们得抓住这个窗口期。 还有一点得注意,莫迪政府现在面临大选压力,急需塑造“强人”形象。他之前访问藏南,又是主持隧道揭幕,又是给驻军打气,说白了就是在选民面前刷存在感。 但这种民粹主义操作,反而暴露了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底气不足。咱们得把话放在明面上:边境问题不解决,经贸合作就免谈。印度要是真想从中国这儿拿到救命钱,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来。 莫迪这次访华,本质上是印度在经济崩溃边缘的战略求救。咱们得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经贸合作中设置必要条件,稳步推进藏南问题的解决。 印度现在的处境,就像白俄罗斯当年转向中国寻求工业技术合作一样,都是现实压力下的必然选择。但咱们不能学俄罗斯,被盟友背后捅刀子。 藏南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原则问题,没得商量。莫迪要是真想让印度经济活下去,就得拿出点破釜沉舟的勇气,在边境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这才是检验中印关系是真合作还是假客套的试金石。
特朗普看透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一边是人口快冲到18亿的“资源危机”,一边是
【48评论】【5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