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被惊讶到了! 复旦大学急匆匆地发表声明回应留学生的说法,然而网友发现,复大的声明与本土学生在校园内打架事件相比,处理结果的时效性差别太大。 复大的留学生事件,离境5天后,复大才发表声明;而本土学生在校园内打架事件,复大用了72小时就处理完毕。 这件事真的是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说实话,学校的处理速度差异,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怎么说呢? 如果把处理速度放在时间轴上,留学生的事件似乎变成了“慢速行动”的代表,而本土学生的打架事件被迅速“快进”了。 换句话说,好像复旦大学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了不同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感觉有点“明显区分”了。是留学生的事件不重要,还是在处理时有更多的“考虑”?这些疑问,都让人有些不解。 看得出来,留学生和本土学生之间的处理差异,不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背后其实反映了学校在处理各种事情时的“优先级”排序。 很多网友在讨论这件事时,提到了一点很重要的东西——复旦大学作为国内顶尖学府之一,理应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无论是留学生,还是本土学生,学校应该一视同仁地给予同样的关注和处理。更重要的是,学校在面临任何舆论压力时,都应该表现出一种平等和公正的态度,而不是看似“根据背景和身份”来调节处理速度。 不仅如此,学校的声明也让人感觉有些“仓促”。5天才发表声明,给人的印象是,似乎复旦大学在这个问题上没有提前做好准备。 尤其是对于留学生来说,这种处理方式可能给他们带来一种被忽视的感觉。 留学生本来就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在这样的重要问题上,学校的迟缓反应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被尊重,甚至影响他们对学校的信任。 这其实也是当前一些高校在处理类似事件时的通病。在一些热点事件发生后,学校往往会进行“危机公关”,而不是从根本上处理问题。 当危机过后,所有的声明和处理都变得“匆忙”,有时候甚至缺乏深思熟虑的应对策略。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只是表面上的平息了一阵风波。 放眼看看国内其他高校,有些学校在类似的事件处理上速度快、方法有效,但也有一些学校在处理时显得拖沓、不到位。这种差异让人感到学校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适应性”有待提高。 因为一个学校的声誉和形象,不仅仅是靠它的学术水平来体现的,更多时候,它是由学校如何回应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来决定的。如果一个学校在面对舆论风波时显得迟缓不决,这可能会影响到外界对学校公正性和管理能力的评价。 说实话,在处理这种事情时,学校不该拖延,也不该急功近利。 在任何情况下,公平、公正、透明才是最值得推崇的原则。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一员,不论是本土学生还是留学生,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对待。 总之,复旦大学这次事件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学校在处理任何突发事件时,都应该保持高效、透明和公正,而不是因为一些复杂的背景或外部压力而拖延或妥协。 也许只有在公平与透明的基础上,学校才能真正赢得学生和公众的信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复旦大学 复旦
一个留学生一个学伴,不会羞耻吗?
【318评论】【14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