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美国商务突然宣布。2025年8月9日,美国商务部突然下令,要求哈佛在9月5日前提交所有联邦资助科研项目的专利清单。 美国商务部这么做,说是依据1980年的《拜杜法案》。 这法案规定,大学这些机构能用政府资助搞出来的科研成果申请专利,自己拿着专利,这样能鼓励把科研成果变成实际能用的东西。 但同时,政府也留了一手“介入权”,特殊情况下能强制收回专利,或者要求授权给其他机构。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说,哈佛得保证这些知识产权符合法案和规矩,得让美国老百姓最大程度受益,所以才让交专利清单。 不过哈佛大学可不认同商务部这做法。哈佛的发言人说,这又是因为哈佛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和自由,结果遭到了针对性的报复。 哈佛还强调,自己的技术和专利能救人命、能改变行业,而且学校一直都好好遵守关于联邦资助科研专利申请的所有联邦法律。 其实这不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对哈佛“动手”了。 早在5月23日,他们就拿哈佛和中国合作当理由下了禁令,想打击所谓的“教育代理人网络”。 5月24日,又指责哈佛受北京支持搞影响力活动,甚至决定取消哈佛招收外国学生(包括中国学生)的资格。 5月29日,特朗普还在白宫记者会上公开说哈佛通过和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给中国送了很多技术,严重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还下令调查哈佛,让他们交上所有和中国相关的学术交流记录。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国政府这一系列针对哈佛的操作,根本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表面上说是让哈佛遵守专利规定,让美国公众受益,实际上很可能是把哈佛当成了对华政策的“棋子”。 这些年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科技、学术这些领域发展得也很快,这让美国一些政客觉得“有威胁”。 他们想通过打压和中国有合作的美国高校,来限制中国发展,阻碍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合作。 这次让哈佛交专利清单,可能就是特朗普政府对华学术封锁的进一步行动。 哈佛有5800多项专利,涉及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些关键领域。 要是美国政府拿哈佛没遵守规定当借口,收回部分专利,不光会严重影响哈佛的科研环境,让他们的研发收入和合作机会变少,还可能影响到中美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合作,间接阻碍中国的科技发展。 但美国政府这么做,明显违背了学术自由和国际合作的精神。学术交流本来就不该有国界,各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才能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发展。 美国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学术问题政治化,最后很可能是自讨苦吃,破坏全球学术合作的好氛围,还会损害美国高校的学术名声。 以后这事儿怎么发展?背后的真实目的会不会更清楚? 国际社会都在盯着这场美国政府引发的“学术风波”最终会怎么收场。
意想不到,美国商务突然宣布。2025年8月9日,美国商务部突然下令,要求哈佛在9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8-11 12:29:55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