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特务张树桥落网后,面对审讯时突然仰头大笑:“我的同伙?说出来吓死你们

小博大史 2025-08-11 09:33:16

1951年,特务张树桥落网后,面对审讯时突然仰头大笑:“我的同伙?说出来吓死你们,他叫王长江,是华北军区参谋长!还不快放了我!“

王长江出生于1899年11月2日,河北博野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秀才,从小注重子女教育,但王长江对武术和军事更感兴趣,早年进入保定东关军官子弟学校学习,后考入清河陆军预备学校。1917年,他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接受系统军事训练。毕业后,王长江加入国民党部队,担任少校军官,在长城抗战中参与对日作战。

1930年代,他隶属晋绥军张荫梧部下,负责部队指挥。那时,张树桥作为他的副官,跟随处理军务,两人建立起上下级关系。王长江在抗日战场上表现出色,多次率部击退日军进攻,但对国民党内部腐败和消极抗日不满。1939年,他拒绝上级进攻八路军命令,率一个加强营起义,投奔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从此,王长江担任分区司令员,逐步融入八路军体系。

抗日战争时期,王长江指挥冀中军区警备旅,参与多场战役。他在井陉和娘子关战斗中担任主力,突破日军防线。在北阳堡战役中,以劣势兵力打破日军合围,歼灭敌军大队,提振抗日士气。

1944年,他领导汾阳攻坚战,四天内攻克日军据点,美军记者记录并传播这些战绩,证明八路军积极抗日的事实。王长江的战术注重智取与强攻结合,体现出八路军灵活作战风格。他的军职稳步上升,1940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中,王长江调任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编入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继续立下战功。

1949年,他参与绥远和平解放,贡献突出。新中国成立后,王长江于1950年调任华北军区参谋长,负责军区事务。同年8月,他又转任华北陆军军官学校副校长,专注于军事教育。

张树桥的经历则截然不同。他在晋绥军时跟随王长江,但1939年起义时选择留下,继续效忠国民党。1948年,张树桥加入国民党保密局,接受特务训练,学习爆破和情报收集技能。新中国成立后,他潜伏北方,伪装成普通人员。

1950年秋,张树桥找到王长江,诉说生活困难,请求帮忙。王长江念旧情,安排他进入石家庄炼油厂保卫科工作,提供职位支持。张树桥利用这个机会,潜入厂区搜集情报,标记储油设施,制造破坏事件,如管道泄漏,影响生产安全。他的行为属于典型潜伏破坏,旨在干扰新政权工业建设。

1951年3月,石家庄公安局抓获张树桥。在审讯中,他供出王长江,声称对方知晓其特务身份,并提供炼油厂情报。这个供词震惊调查人员,立即上报。王长江的名字涉及军区高层,专案组成立,核查两人关系。

专案组对王长江进行审查。他主动交出文件,配合调查。结果证明,王长江无间谍行为,但用人失察负有责任。1951年6月后,王长江受到处分,降职为军分区副司令员,并留党察看。1952年6月,调查结案,王长江恢复党籍和职务,继续工作。

1955年授衔时,他获大校军衔,与战友相比偏低,受此事件影响。他的同僚中,多人获中将或上将,而王长江的仕途受阻。事件暴露和平时期警惕性问题,王长江后来反思用人需谨慎,避免旧情干扰判断。张树桥被判处死刑,执行伏法。他的行为造成潜在破坏,但及时破获,避免更大损失。

这个案件反映新中国初期反特斗争复杂性。国民党败退后,留大陆特务众多,潜伏工业、交通等领域,企图颠覆。张树桥案是典型例子,借助旧关系渗透,制造事故。公安机关通过缜密调查,粉碎阴谋,维护安全。

王长江的经历显示,革命干部需保持警觉,即使旧识求助,也要核实背景。事件未造成严重后果,得益于组织及时干预。历史中,这样的案件提醒人们,和平年代敌对势力仍存,需加强防范。张树桥作为特务,投靠国民党后从事破坏,属于叛徒行为,无任何正面价值。王长江虽受处分,但继续贡献力量,直至1980年逝世。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