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赚了?还是乌克兰赚了?有美媒消息称,俄军将会退出哈尔科夫州,苏梅州控制区,

历史透视眼 2025-08-10 18:13:25

俄罗斯赚了?还是乌克兰赚了?有美媒消息称,俄军将会退出哈尔科夫州,苏梅州控制区,停止继续进攻扎波罗热州和赫尔松州,换取乌克兰军队全部撤出顿涅茨克州乌军控制区。 这个说法立刻引发两种截然相反的反应——有人觉得这等于俄方在用暂时的退让换取核心利益,有人则认为乌方如果接受等于在战场上输掉一半筹码。 这种传闻的敏感度不难理解。 哈尔科夫、苏梅在俄乌冲突的前期几乎一直处于俄军骚扰性攻击的范围,但并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俄控区。 哈尔科夫州北部距离俄边境不到30公里,俄军偶尔炮击、短暂渗透,但乌方防线整体稳住。 苏梅州情况类似,多数是边境摩擦和小规模袭扰,没有像顿涅茨克、卢甘斯克那样形成全面占领。 如果真按美媒的说法撤出这些地区,对俄方的军事压力减轻有限,反而能集中兵力稳固顿巴斯南部的阵地。 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情况复杂得多。 2022年秋季乌军在赫尔松右岸收复大片土地后,战线在第聂伯河两岸僵持至今。 扎波罗热方向,俄军控制了南部大部分地区,包括通往克里米亚的关键通道。 乌军曾在2023年发起反攻,想切断俄军陆桥,但推进缓慢,伤亡不小。 俄方如果在这两个方向暂停攻势,等于承认现有战线,对内可以宣称稳固了战略走廊,对外也能减少消耗,把兵力调往更有价值的区域。 顿涅茨克的意义就更不用多说了。 这里是俄乌战争的主战场之一,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马林卡等城市的激战早已家喻户晓。 乌军控制的顿涅茨克西部依然是坚固的防御区,库拉霍沃、波克罗夫斯克一线被称作“堡垒带”,纵深防御工事、地雷区和密集的火力点让俄军推进极为缓慢。 如果乌方按照所谓提议撤出这些区域,将直接让俄方获得地面推进几年都难啃下的战果。 这种交换在乌克兰政治与舆论中几乎没有空间,泽连斯基团队早就公开表态,不会同意任何割让领土的交易,也不会在谈判桌上交出士兵拼命守下的阵地。 欧洲方面反应强烈,法国、德国、波兰等国先后表态,任何涉及乌克兰领土的谈判必须有乌方参与,不能绕过基辅单独与莫斯科达成协议。 2025年夏季,俄军在顿涅茨克南部和中部持续施压,已经拿下托列茨克等关键镇区,逼近波克罗夫斯克交通枢纽。 乌军的兵力在几个方向同时承压,东北防线虽然相对稳定,但仍需保持足够部队防范俄军突袭。 俄方提出撤出哈尔科夫和苏梅的部分控制区,对乌方的军事缓解作用有限,反倒像是给自己腾出手来集中打击顿巴斯。 苏梅与哈尔科夫方向的撤军表面上看是让步,从战术层面看并不致命。 苏梅地形多林地和河谷,补给困难,俄军在那里的存在更像牵制而不是进攻主力。 哈尔科夫北部虽然离俄境很近,但长期被乌军炮兵控制,俄军也很难大规模驻守。 撤出这些地区,可以节省兵力、补给线缩短,反而利于集中力量防守或转攻其他战线。 赫尔松和扎波罗热暂停进攻,则可以减少两栖渡河作战和大规模地面推进的消耗。 第聂伯河的宽度、乌军的反炮兵火力以及无人机侦察能力,使得强攻代价极高。 暂停动作不仅节约资源,还可以在外交上塑造“愿意降温”的姿态。 真正的核心筹码在顿涅茨克。 顿涅茨克西部的乌军防线是俄军多年未能突破的屏障,库拉霍沃、塞利多沃、波克罗夫斯克等地都是铁路和公路的节点,一旦失守,乌军在整个顿巴斯的防御将被迫收缩到第聂伯河以西。 这种战略变化对乌方极为不利,也难怪乌方阵营几乎一致反对任何撤军换地的方案。 特朗普方面的动向让外界更关注此事。 他多次公开表示要尽快结束俄乌战争,并声称有“让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 德国总理办公室直接放话,任何和平谈判必须基于联合国宪章,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 法国外交部强调,欧洲安全的前提是乌克兰的主权完整,如果用交换领土换取暂时的和平,等于为未来的不稳定埋下定时炸弹。 波兰政府态度更强硬,警告这种方案一旦成真,将意味着欧洲的安全体系遭到破坏。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种传闻的传播未必是坏事。 即便乌方不接受,也能向国内传递“我们愿意谈判、是对方拒绝”的信息,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争取舆论空间。 通过释放这种意向,可以试探美国新政府的态度,看特朗普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乌方做出让步。 过去几年,乌克兰在失去卢甘斯克大部分地区、顿涅茨克大部分城市后,已经付出极大代价守住现有防线。 任何撤军换和平的建议在国内都会被视为投降,更不用说顿涅茨克是民族记忆和战略要地的双重象征。 战线的主导权依旧掌握在战场,俄军在顿涅茨克的攻势没有停,乌军的防御部署也未见松动。 即便存在外交接触,也更可能是在试探彼此底线,而不是接近达成协议。 短期内,哈尔科夫、苏梅、扎波罗热、赫尔松和顿涅茨克这些名字,依旧会在战况简报里反复出现。

0 阅读:0
历史透视眼

历史透视眼

洞察古今,剖析历史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