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月起,中国大陆正式接管了台海安全巡逻任务,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的新闻发言人明确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8-10 13:20:46

从本月起,中国大陆正式接管了台海安全巡逻任务,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的新闻发言人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今后中国海警舰艇编队将按照一个中国的原则开展环岛执法和管控工作。 金门附近的渔场,渔民陈大爷收起渔网时,抬头望见中国海警船的白色船身正驶过。 船舷上 “中国海警” 四个黑体字在阳光下醒目,他嘟囔着:“现在天天见,跟家门口的巡逻艇似的。” 这是本月第 12 次在这片海域遇见。 《海警法》第 22 条的内容被制成展板,立在厦门港的执法基地。 “对台湾周边海域开展巡航管控” 的条款加粗显示,旁边的执法流程图上,从登临检查到证据固定,每一步都有明确依据 —— 这比单纯的舰艇 presence 更有分量。 基隆港的望远镜里,海警船的舰载雷达正扫描海面。数据实时传回东海分局指挥中心,与金门、澎湖的监控点形成环岛数据链。 操作员说:“现在任何可疑船只,3 分钟内就能锁定轨迹。” 这种密度,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台湾所谓 “防务部门” 的预算报表上,“应对海警巡逻” 的条目连续六个月增加。最新一笔拨款用于采购新型雷达,但厂商的回复很无奈:“探测距离比大陆海警船的预警系统短 15 海里,根本跟不上。” 南方澳的鱼市上,摊贩们聊着海警的执法艇。“前几天还帮我们驱离了越界的外国渔船,” 卖鲔鱼的林老板说,“以前怕冲突,现在见着他们反而踏实。” 摊位前,大陆海警发放的 “安全作业指南” 被折成小块揣在兜里。 美国在台协会的内部报告里,“国际支持有限” 的字样刺眼。他们评估:大陆海警的环岛执法已形成常态化,所谓 “台海中线” 在实际操作中消失,盟友们更愿保持沉默 。 这让台湾的 “求援信” 回复率降到 30%。 台南的家庭聚会上,电视里正播海警环岛新闻。年轻人低头刷着招聘软件:“大陆企业在高雄的分公司招 200 人,待遇比本地好。” 长辈们的讨论从 “对抗” 变成 “孩子去不去应聘”,政治话题被生计挤到了角落。 东海分局的执法记录显示,本月已处理 3 起越界捕捞案。 与三年前不同,现在涉事船只的船长都会主动出示证件,“知道这是中国海域” 成了共识。执法人员的执法记录仪里,再没出现过激烈对抗的画面。 台湾的贸易清单上,大陆市场的依赖度又涨了 2 个百分点。某电子厂商的老板叹气:“海警巡逻越密,两岸物流反而越规范,断供风险降了。 真要闹僵,最先倒霉的是我们。” 车间里,大陆的零部件正组装成销往全球的产品。 澎湖的民宿老板翻着订单:“大陆游客预订量比去年多 40%,他们说‘海警巡逻让旅途更安全’。” 墙上的地图上,他用红笔标出大陆海警的巡逻路线,告诉客人 “避开这些时段出海更顺”。 “台独” 议题的民调支持率图表,在台湾智库的屏幕上持续下滑。分析员在备注里写:“当海警船成了日常风景,当大陆订单决定饭碗,喊口号的人越来越少。” 旁边的民生数据显示,就业率与两岸经贸活跃度正相关。 中国海警的新型执法艇列装仪式上,舰艏的国徽格外亮。船长介绍,这艘船的续航能力达 8000 海里,能搭载无人机和直升机,“环岛一圈不用中途补给”。甲板上,《海警法》的副本与导航图并排放置。 台北的早餐店,收音机里播报着海警执法新闻。食客们边吃豆浆边聊:“以前怕打仗,现在见他们天天巡逻,反而觉得不会乱了。” 老板插话说:“昨天进的大陆面粉比台湾本地的便宜 5%,管他谁巡逻,省钱最实在。” 东海分局的月度总结会上,数据图表显示:环岛执法覆盖率从三年前的 65% 升至 98%,违规案件下降 72%。发言人说:“这不是施压,是维护国家主权下的正常治理。” 窗外,又一艘海警船驶离港口,朝着台湾岛的方向。 台湾渔民的作业日志里,最近三个月没再出现 “越界纠纷”。陈大爷在最新一页写:“跟着海警船的航线走,既安全又能多捕鱼。” 日志的最后,他画了个简单的中国地图,台湾的位置被圈了个红圈 —— 就像他心里早就明白的那样。

0 阅读:275

猜你喜欢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