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能耗测试,正好我也有想点想说的(之前我也做过一档极限续航的栏目,后来实在因为体力不支停更了[裂开])
1、在续航测试中,里面存在极大的变量,如果你的结论要指向续航达成率或平均能耗这两个指标,需要把所有的测试环境和条件交代清楚,比如温度、空调、乘坐人数、驾驶模式、胎压、外界温度、能量回收情况、海拔、平均时速、路况等等等等。可即便如此,不同人驾驶习惯不一样,路面情况也不一样,始终会存在变量。这就导致,不同车之间对比会有误差,甚至同一台车跑同一条路,不同的测试前提都会影响结果。
2、比如高速,平时我们理解中高速限速120Km/h,哪怕你真的顶着120Km/h跑了,但一看表显,平均时速也许只有80Km/h,这是因为中途存在提速、堵车、慢车等各种情况,这些让车速变慢的情况会严重拉低车速的平均值。
大家可以试一试,如果在城区上下班,表显平均时速很难上到50Km/h,甚至40Km/h都算很高了。
3、所以易车这次测试,是尽可能的交代测试条件,甚至找了高环,降低高速时的变量,还用上P-BOX,把车速和里程数用外挂方式来统一标准。
4、那这份数据可以信了吗?可信但也不可完全信。
5、可信是因为,测试前提交待的很清楚了,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份极限数据,如果哪天真的坐满4人,又遇上暴雨,时速又顶到了100Km/h以上等等,你就想着这些车只有50%达成率,留好打对折的准备。
6、不可信是因为,真实用车场景远比极限测试苛刻的多,尤其驾驶员的习惯,会非常影响能耗表现。
7、再有也是更关键的,车企在对一台车定义的时候一定是有取舍的,就好比大家吵的最凶的理想i8和乐道L90,一台车以流线型和乘坐空间来定义,一台车以装载空间和换电来定义,这就决定了理想i8在高速上的风阻会有优势,乐道L90有换电就可以“肆无忌惮”一点。
8、所以这个测试出来后,引发了很多乐道真实车主的不满,纷纷晒出自己漂亮的能耗数据。这就是由于真实用车场景和测试不同导致的。
9、对于车企来说,做好三电管理,把估算做准确,把无论是CLTC还是WLTC做准确,让用户看到实表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充电,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