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驱瞿秋白不仅博学多才,谈吐不凡,而且相貌英俊,很是引人注目。他回到上海大学任教后,很快就吸引了两位女生女生的注意。这两位女生是闺蜜,都十分崇拜他,随着交往加深,两人对瞿秋白的感情渐渐的转为暗恋。
有一天,其中一位女生发现闺蜜写给瞿老师的情诗,被闺蜜的用情至深感动,于是决定退出,为两人牵线搭桥,最终促成了闺蜜王剑虹和瞿秋白有情人终成眷属。
哦对了,这位退出的女生,名叫丁玲。
只可惜好景不长,王剑虹结婚仅仅七个月后,就因为肺病去世,年仅20岁。瞿秋白深受打击,一度意志消沉,无心工作。可能是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弥留之际,王剑虹写给丈夫一封遗书,表示自己和丈夫虽然相守时间短,但毫无遗憾,希望丈夫未来能找到另一个爱他的人,好好生活下去。
这时候,恰好瞿秋白另一个学生杨之华看到老师丧妻,心生怜惜,便经常去安慰照顾。时间长了,两人也生出了感情。但是这个感情有个小问题:
瞿秋白倒是鳏夫,但杨之华当时可是有夫之妇....
杨之华的丈夫名叫沈剑龙,是家里包办定下的娃娃亲,两人生下了一个女儿后,一起前往上海读书。但据说杨之华勤奋上进,沈剑龙却沉溺于上海花花世界,完全无心学习,在外也有新欢。也有人说是纯粹的感情不和,不涉及出轨,但总而言之,此时两人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甚至独生女也起名“独伊”,表示对婚姻的绝望。
杨之华一直不离婚,是因为害怕当时的社会压力,但在瞿秋白的追求和鼓励下,她也开始动摇了。瞿秋白为了早日追到心上人,特意找到了杨之华的义父邵力子,希望他支持两人的感情。邵力子经过考察,认为杨之华的婚姻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瞿秋白也是正人君子,只得相守终身,于是他向瞿秋白提出了一个今天的人都不敢听的意见:
要不你直接找她老公沈剑龙谈一谈?他是个好人,会理解的。
放在今天,这种建议绝对要被喷不靠谱看出殡嫌殡不大,但是瞿秋白觉得我既然来找你,那你的意见我就要听,于是他前往萧山,和“情敌”沈剑龙见面,相谈他们婚姻存续事宜,杨之华陪同一起前往。
放到今天这不就是老婆带着男小三来挑衅男原配?这不得在微博承包十天热搜?
但没想到的是,花花公子沈剑龙刚见到瞿秋白,全无剑拔弩张,反而说自己经常读他的文章,十分钦佩他的才华,气氛竟然有一丝诡异的....友好?
三人深谈一夜后,有说有笑的出门。
后来,沈剑龙又主动邀瞿、杨至沈家续谈两日,之后三人又同往常州瞿家老宅相谈。瞿家不比沈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三人仅坐一条破棉絮上深谈, 瞿秋白对沈剑龙直言:
“既然你不再爱她,就让我爱她吧。”
几天后,报纸上出现了一则启事:
杨之华沈剑龙启事:正式脱离恋爱关系;
瞿秋白杨之华启事:正式结合恋爱关系;
沈剑龙瞿秋白启事:正式结合朋友关系。
这则启事连续刊登了三日,成为当时的热点新闻。
更牛逼的是,沈剑龙的父亲、同盟会元老沈定一亦支持儿媳追求进步,十分理解两人分手后再结良缘...
这甚至还不是高潮。瞿秋白与杨之华的婚礼上,前夫哥沈剑龙不仅出席,还献上一张“身披袈裟,手捧鲜花”的照片,并在背面题写“借花献佛”四字,以花喻人,寓意自己不配杨之华,愿将她献给更值得的人。
不仅如此,沈剑龙与瞿秋白也一直保持书信往来,诗词唱和,甚至合作创作....
民国思想家郑超麟曾经回忆:“剑龙为人高贵,优雅,她自惭庸俗,配不上他。”
我觉得这话也许也有几分真实?毕竟这样的前夫哥,这样的前公公,谁见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