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养废了!”河北保定,一小学女生因为和班里同学关系不好,于是经常在网络聊天室聊天,不料聊天里的人经常起哄让她打赏,于是女孩不停的充值,打赏,享受被人追捧的感觉,直到花光父母所有的积蓄14万块,父母知道后很伤心,表示:我们就是毛巾厂工人,一个月就挣几千块!
据极目新闻8月8日的报道,小倩在学校被同学孤立,整天闷闷不乐。偶然下载了一个软件,刚开始只是普通聊天,后来演变成疯狂的充值竞赛。
直播间里有人喊"小富婆再来个火箭",她就咬着牙继续充,看到在线人数随着礼物飙升,她就像着了魔似的停不下来,可一旦停止打赏,那些热闹立刻烟消云散,就像从没存在过。
孩子为留住虚拟世界的虚假温暖,把父母银行卡里的钱一笔笔变成电子礼物,直到今年3月父亲给农田水泵卡充值时,发现卡里只剩13块钱。
这个老实巴交的工人至今想不通:女儿平时连冰棍都舍不得买,怎么会在网上这么挥霍。
原本成绩优异的女儿因此辍学,现在整天躲在家里不肯见人。
父亲找平台方追讨这笔钱,但始终推诿责任,逼得这位父亲只能走上法庭,9月份,这场关乎普通家庭命运的官司将要开庭。
这些交友软件的设计,简直是把人性弱点摸得透透的。即时反馈的掌声、不断跳动的在线人数、刻意营造的竞争氛围,就像给孤独的孩子递上电子毒品。
小倩不是第一个受害者,这些平台就是在"打地鼠"游戏,这个被查了,换个马甲又冒出来,有些平台甚至专门研究过: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容易冲动消费,反而成了他们眼中的"优质客户"。
这事不能光骂孩子不懂事,想想我们小时候,被同学孤立了还能跑到河边哭一场。
现在的孩子面对的是24小时在线的社交压力,现实里没人理,转头就能扎进虚拟世界。
守护孩子不能只靠家长把手机锁起来,需要学校教会他们识别网络陷阱,需要平台真正装上"防火墙",更需要家长们的关心和爱护,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容止
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