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灭齐后,谋士蒯通劝其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而项羽也派人来劝过,但他都

白梦评过去 2025-08-09 22:20:36

韩信灭齐后,谋士蒯通劝其自立为王,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而项羽也派人来劝过,但他都拒绝了。后来韩信被吕后杀掉并夷灭三族前,叹道:“吾悔不用蒯通之计!” 咋说呢,兵仙悲惨结局固然让人痛惜,但他临终所言,非司马迁演义的话,说明政治上还是幼稚了些,因为当时他根本就反不了,而这看其手下的将领就知道了。 史书里有名有姓的十几位,试问哪个是韩信的人?一个都没有,全跟着刘邦混的,尤曹参、灌婴、傅宽、柴武和丁复等核心大将,更是刘邦嫡系,韩信若反,他们怎会答应。 另外,韩信征战过程中,虽说会招降纳叛新建一批部队,但带兵的都是刘邦的将,也不会成为韩家军的,何况曹参们本身所带的队伍,才是灭齐大军的主力。比如灌婴所率骑兵,那可是刘邦刚组建的王牌,在后来潍水决战中作用巨大。 也就是说,在手下将和兵基本姓“刘”的情况下,仅有一个谋士蒯通的韩信,等于光杆司令,他靠啥反? 再有,灭齐的很可能不止韩信,还有刘邦大舅哥吕泽的队伍,您像杀掉龙且的丁复,其实他的部下。只是后来诸吕作乱被铲除后,吕泽也跟着受牵连,战功不见记载罢了。那要真如此,韩信更不好反了。 当然最关键的是,征战(黄)河北的韩信,始终在刘邦的指挥与掌控之下。一开始,刘邦就派嫡系第一大将曹参,与其携手灭魏;然后再遣张耳助阵灭赵的同时,又让吕泽另带一队参战。 可以说,韩信从未单掌过军权,而曹参与张耳多少也带有点监督在内的。不仅如此,灭魏亡赵后,刘邦都迅速把韩信部队收回,派往对抗楚军主力的前线。这样既加强了主战场的汉军力量,也有效防止韩信势力的坐大,更让其无法拥有自己的基本盘。 至于最后攻打齐国,按照前面所讲参战将领与部队来看,同样是在刘邦掌舵下,从未偏离过航道的。讲白了,韩信大军就是韩曹大军,而曹参们妥妥老刘的代言人。 那这么一看,清楚了,韩信名为齐王,实则刘邦手下一位野战军司令员,有点像解放战场上的彭林粟。而后者力量再强,哪怕有百万大军,不还是教员的兵嘛。同理,韩信再兵仙,也跳不出刘邦手掌心的,想反?没门!

0 阅读:0
白梦评过去

白梦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