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成就帝业只凭“知人善任”?朱元璋不以为然,“知人善任”仅仅是基础条件,刘邦真正的优势在于"刚柔相济"的手段:以柔克刚(对项羽)、以宽济暴(对百姓)。
朱元璋清醒认识到时局差异,元末群雄并立不同于秦末形势,提出"任贤抚民,伺时而动"的务实策略,反对盲目硬拼。他吸收刘邦"后发制人"的智慧,结合自身处境创新为"江左战略"。
识人用人只是基础能力,更需要审时度势的战略弹性,刚柔并济的矛盾处理艺术。在特别是在群雄逐鹿时保持战略耐心,通过根据地建设积累优势。
《明实录》上(朱元璋)谓孔克仁曰:“汉高祖起自徒步,终为万乘,何也?” 克仁对日:“由其知人善任使。” 上曰:“如卿言,汉高止此乎?” 克仁对曰:“然。” 上日:“周室陵夷,天下分裂,秦能一之,弗能守之。 陈涉作难,豪杰蜂起,项羽矫诈,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 高祖知其强忍而承以柔逊,知其暴虐而济以宽仁,卒以胜之。 及羽死东城,天下传檄而定,故不劳而成帝业。 譬犹群犬逐兔,高祖则张置而坐获之者。 方今天下用兵,豪杰非一,皆为劲敌。 我守江左,任贤抚民,伺时而动,若徒与之角力,则猝然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