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那位阎志鹏教授,最近提了个建议:孩子10岁就该开始存养老金了。这话一出来,街坊邻里都议论开了,有人觉得新鲜,也有人直摆手说不现实。咱普通人到底该咋看呢? 先说说这建议里头的道理。教授举了个三胞胎的例子,听着还挺明白:要是每年存1万,从10岁开始存,连存6年,假设每年能赚8%的利息,那到65岁的时候,账户里能有344万;可要是25岁才开始存,每年存1万,连存40年,最后也才280万。这说明啥?存钱这事儿,开头早了,哪怕中间存的时间短,靠着利息滚利息,最后到手的可能比后来存得多的还多。单从算账这头看,确实有点意思。 但真要搁咱普通人家身上,麻烦就来了。首先,10岁的孩子哪来钱啊?还不是得爸妈掏腰包。现在养个孩子多不容易,上学、看病、日常开销,哪样不要钱?好些家庭光是应付这些“眼前事”就够紧巴了,哪还有闲钱提前几十年给孩子攒养老钱?论起优先级,这事儿根本排不上号。 再说说那个8%的利息,听着挺美,可现实中哪那么容易?现在银行存钱,一年利息也就2%、3%;想多赚点,买股票、基金啥的,是可能赚得多,但风险也大,保不齐还会亏。几十年里一直稳稳赚8%?别说咱普通老百姓,就是专门搞投资的,也不敢拍胸脯打包票啊。 还有人觉得,让10岁的孩子就想着养老存钱,是不是太折腾了?孩子小时候就该开开心心的,过早操心几十年后的事儿,会不会让他们太焦虑?每个年纪有每个年纪该干的事,小时候就惦记着老了怎么办,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当然了,这建议也不是一点用没有。起码它让更多人开始琢磨养老这事儿了——原来养老不是老了才想的,早点打算确实有好处。另外,也提醒咱们,得教教孩子怎么管钱、怎么存钱,这本事不管啥时候都用得上,对孩子将来过日子有好处。 总的来说,阎教授的想法,从“存钱越早期望越大”这个理儿上是对的,但真要照着做,还得看自家情况。普通人家没必要逼着自己10岁就给娃存养老钱,等孩子长大了,自己有收入了,再踏踏实实地规划,加上国家的养老政策,平时多注意身体,可能更靠谱。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美国终于想起最大招两党议员共推法案没收中国资产不许使用美元交易据《华尔街日报
【6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