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位叫徐逸的女子,宣称钓鱼岛是慈禧赏给自家的,还拿出了慈禧手谕,然而

历史趣闻社 2025-08-09 10:55:32

1971年,一位叫徐逸的女子,宣称钓鱼岛是慈禧赏给自家的,还拿出了慈禧手谕,然而当专家进行考证时,却发现了神奇的一幕。 盛宣怀这个人,在清末可不是小角色。他1844年出生在江苏常州,家里是官宦背景,爷爷和爸都在朝廷混过饭吃。他小时候不爱死读书,喜欢捣鼓实际东西,县试考了三次都没中,就干脆转行干实事。 1870年,他爸搭桥,让他进了李鸿章的幕府,当起助手。从那起,他参与洋务运动,办了不少开创性的事业。比如,他帮着建了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外国人在江上垄断的局面。他还办了电报局,让消息传得飞快,中法战争时靠这个指挥才没乱套。他创办北洋大学堂和南洋公学,这些学校后来成了天津大学和交通大学的前身。他对慈善也上心,设了广仁堂,帮穷人看病发药。 1893年,据说慈禧风湿病犯了,他进的药丸管用,原料来自钓鱼岛海域。这事成了手谕的由来。他一生办了11个“第一”,从矿业到银行,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可他1916年去世时,财产分给11个孩子,一半捐了慈善。 她1971年现身美国参议院听证会,手持那份红色卷轴,长59厘米宽31厘米,上面盖着“慈禧皇太后之宝”和“御赏”章。手谕写着光绪十九年十月,赏钓鱼岛等三岛给太常寺正卿盛宣怀,用来采药。她说这是为了证明岛屿在中国管辖下,不是要私人占有。 听证会上,这手谕一出,大家都炸锅了。徐逸强调,1959年已在纽约公证处认证过。她讲述家族采药历史,盛家后人上岛摘海芙蓉,制成药丸卖。1970年,她的侄子还写了文章登报,讲钓鱼岛采药记。可专家很快就上手查。 1972年,学者吴天颖去南开大学问郑教授,对方一看复印件,就说材质和规格不对,清代诏书不是这样。印章位置也偏。更关键,盛宣怀从来没当过太常寺正卿,清史稿里只在光绪22年提他相关官职,还没上任。手谕时间对不上。 1974年,香港教授雷竞璇访盛家后人,徐逸的哥哥盛毓度大笑,说那是太监骗钱的假货。盛宣怀进宫时,太监要银子许诺赐地,他给了点钱,拿到假手谕就没付尾款。专家一比对古籍,确认伪造无疑。这事神奇在,即使假,也侧面证明钓鱼岛在清廷掌控里,连骗子都以此为基础。 听证会后,这事没白闹。它融进了海外华人的保钓运动,1971年1月纽约游行,华人举标语抗议日本巡逻。4月华盛顿大游行,数千人上街,杨振宁等学者递请愿书,强调历史事实。中国当局斥责日本,派船监视海域。徐逸的举动虽有争议,但成了铁证的一部分,联合国文件和开罗宣言都确认岛屿归中国。徐逸晚年低调,在美国住到去世。盛家产业散了,钓鱼岛争端继续,但中国渔民照常作业。手谕虽假,保钓精神真,它提醒大家,主权不容侵犯。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