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撼山易,撼薛岳难”这话不是咱们自己人说的,是打了三次长沙,三次吃鳖的日军司令岗村宁次说的。那长沙这座看起来不大的城市,为什么成了日军的噩梦? 说到底,日军在长沙碰得头破血流,最大的原因还是遇上了薛岳和他独门的“天炉战法”。 当年,日军在中国一路打下来,几乎没有真正受过什么大挫败,但偏偏在长沙这里,三次重兵进攻,三次都铩羽而归,不只是战术上的失误,更是被这座城市的韧劲和指挥官的智慧彻底难住了。 薛岳将军从没想着和装备先进的日本人拼火力。他利用湖南这片地形,把长沙以及周围的山河都变成自己的天然堡垒。 他打定主意,先动员军民,把所有的公路桥梁、能走机械化部队的路全都挖毁炸烂,让日军的坦克汽车变成累赘。 战斗一打响,中国军队就不是硬扛,而是边打边退,把日军一点点引进预设的口袋阵,像赶鸭子一样往“炉底”赶。 一旦敌人陷进去,埋伏在两侧的主力部队突然合拢,一下子就把日军包了饺子。长沙的地理,加上薛岳的天炉战法,正好把日军的长处全部废了,反倒把我们的灵活兵力发挥到极致。 1941年冬天,第三次长沙会战就成了这套战法最经典的代表。那年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想趁美国分心时在中国搞个大动作。 日本人带来十二万部队,声势吓人,可战斗还没打几天,湖南天降大雪,道路泥泞,坦克全陷住了。 前两道防线被日本攻破后,薛岳故意放开长沙城北口子,让敌人以为胜券在握。 就在日本指挥官贪功冒进,还没来得及高兴,长沙街头巷战打得天昏地暗,市民跟军队一块奋战,岳麓山上的中国大炮压得日本人抬不起头。 最后,薛岳把王牌部队一口气调过来,从四面八方一合围,日军逃命时死伤惨重,这才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人在最关键的时候绝不服输的一面。 其实这样的胜利不是偶然。三次长沙会战,薛岳的战法越来越成熟,士兵和百姓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刚开始那次是岗村宁次带队,日军也被引进圈套,最后后勤被切断,只能灰溜溜退回去。 第二次会战日本人吸取教训,还破解了国军的密码,本以为我们防不住,没想到薛岳又用“围魏救赵”,直接打他们后方的宜昌,日军前后都顾不上,最后还是撤了。 每打一仗,长沙的军民都在进步,战术也越来灵活,军民也变成了一条心。 其实,长沙之所以变成日军的梦魇,背后还有国际局势的推波助澜。原先日本在北方想进攻苏联,被诺门坎一战打惨了,被迫转头南下。 老蒋的国民政府那会已经把首都搬到重庆,长沙成了守重庆关键门槛,关系着整个大后方安危。 长沙人经历过“文夕大火”之后,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多了一层,而珍珠港事件后,中国抗战也成了全世界的事,美国和盟友的支援,越来越多地给前线送去了希望和胆气。 说到底,长沙三战三捷,不只是聪明的战法,也不是单靠几场硬仗打赢的。这里有薛岳带兵的灵活思路,有军民同心死守家园的信念,有湖南特殊的地形帮忙,也有整个抗战大局的支持。 长沙的胜利,是我们民族在那一段最艰难的岁月里,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的完美结合,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信源:薛岳:指挥长沙会战的抗日将军——光明网
从兆惠收复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就能看到清朝中期和晚期财力上的区别。兆惠收复新
【10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