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莫斯科迎来了万众瞩目的第二十二届夏季奥运会。然而这场被全球期待的体育盛事,最终却演变成了一场令人扼腕的遗憾。 【消息源自:《奥运史上的政治阴影: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纪实》2023-12-15 国际体育史研究】 莫斯科的夏天本该热得发烫,但1980年7月19日的列宁中央体育场却透着股寒意。体育场角落里,电工瓦西里正对着控制台发呆,他面前那个戴着安全帽的工头突然啐了口唾沫:"见鬼的美国人!说好的全球盛事,现在连电路测试都要咱们自己人凑数。"瓦西里没搭话,只是盯着看台上稀稀拉拉的观众席——那里本该坐满挥舞各国旗帜的外国游客。 三个月前,这个留着络腮胡的莫斯科老电工还骄傲得很。他参与了所有场馆的电路铺设,甚至亲手给奥运主火炬接了输气管。当时工地上到处贴着"让世界看见社会主义光芒"的标语,瓦西里每天下工都要去红场转悠,就为多看两眼新安装的电子计分牌。可现在,他裤兜里还揣着没送出去的开幕式门票——原本答应来看比赛的表弟在喀布尔当了伞兵。 "知道吗伊万,我女儿学校昨天彩排欢迎舞蹈。"瓦西里突然开口,手指无意识摩挲着控制台的金属边缘,"八十个小姑娘穿着阿富汗传统服装,可她们连喀布尔在哪儿都说不清。"工头闻言猛地扯下安全帽,露出泛红的额头:"你疯了吗?这种话也敢......"话没说完,广播里突然响起《神圣的战争》前奏,两人条件反射般挺直了腰板。 这届奥运会从第一天就透着古怪。瓦西里记得清楚,7月20日男子百米预赛时,看台上英国记者突然哄笑起来——夺冠热门都没来,最后是个古巴小伙以10秒39轻松晋级。更荒唐的是马术比赛,因为西欧选手集体缺席,东德代表团临时从边境调来骑兵队的军马充数。那些战马听见发令枪就人立而起,把匈牙利裁判吓得钻到了计时台底下。 最让瓦西里难受的是闭幕式。他蹲在火炬台底下的检修井里,透过缝隙看见那只巨型棕熊吉祥物"米莎"缓缓升起。当《再见莫斯科》的旋律响起时,熊眼睛突然渗出液体,看台上顿时一片抽气声。"狗娘养的!谁把润滑剂管道接错了?"对讲机里传来导演的咆哮。但瓦西里知道,那根本不是技术故障——他昨天亲眼看见美工组往玩偶眼眶里装了微型喷泉装置。 奥运会结束后第三周,瓦西里被派去拆解运动员村的装饰。他在意大利代表团住过的别墅里发现半瓶没开封的香槟,标签上印着"1980年胜利庆典专供"。走廊墙上还留着用口红画的箭头,指向标着"慕尼黑—洛杉矶"的涂鸦。当他拧开瓶盖时,气泡早已跑光的酒液尝起来像掺了水的伏特加。 现在每次路过卢日尼基体育场,瓦西里总会抬头看那个已经生锈的圣火台。去年冬天他孙子问起那个铁架子是干什么用的,老电工张了张嘴,最后只说:"那是用来烤土豆的,孩子。"他始终没告诉年轻人,三十多年前有个叫萨哈罗夫的科学家曾预言,这届奥运会会让苏联像被剥掉镀金的奖杯——如今看来,那个戴眼镜的知识分子说得一点没错。
奥委会一致认为,下届奥运会非中国莫属?奥委会希望中国能承办奥运会称只有中国
【296评论】【8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