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二其实才是研究生生活的开始
星瑞涛客
2025-08-08 23:17:59
研一时,我和很多人一样,在努力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
.
刚读研时我怀揣着对读研生活的向往,觉得自己可以跟着些优秀的人做一些有价值的科研。但是事实除了给师兄打打杂,干干项目和一些琐事,学到的东西很有限。经过一年的探索,我逐渐明白了读研的节奏,我也明白过来,想要真正从研究生生活中得到东西总要主动掌控些什么!
.
研二就不一样了,我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是读博还是就业?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逐渐有了答案
.
我慢慢意识到,读研时盲目的努力毫无意义,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是有价值的人,而想要变得有价值的核心逻辑在于:让自己变稀缺
.
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稀缺和被需要呢?其实很简单:提前准备,针对发力
.
以读博为例,假设你是博导,对面一群申博者,你是选一个什么都不会、平平无奇的人还是有论文,有能力的人?是选一个知根知底,还是只会口头保证的人?就业同理,很多研究生找不到好工作,就是因为缺乏竞争力
.
如果你想读博,那么就要尽快做出决定,去哪个课题组,做什么方向,都需要提前了解起来,尽早和目标课题组扯上关系,尽快让对方熟悉自己,针对性拓展研究方向,学习技能,我是研二5月联系导师,挨个用阶跃深度研究调查了想去学校的导师,因为和多个专家共建,阶跃对不同方向下的解释和内容都比较准确,没有幻觉问题,按照研究方向的兴趣、学校等级和导师情况的优先级做了个表格,挨个开始联系,联系的时候结合阶跃给的信息,附加了一下对导师研究内容的看法和自己未来的研究计划,这些都是这么卷的环境下的加分项
.
如果打算就业,尽快把进度往前赶,不要总想着把心思放在论文上,不然等到就业时也许小论文还没出去,也没什么实习经历,公司根本不会关心你的论文
.
然后多实习,如果实验室很忙,尽可能包装好项目经历,写进简历。有能力也可以多发些文章,研究方法,假设最好都有支撑,从文献中找答案,拿不定研究方法时我会用阶跃深度检索帮忙,比如我最近在找如何描述两个数据集间分布相似度的方法,阶跃不仅告诉了我可以用JS散度,还给了我一堆支撑文献
.
这篇笔记得初心,就是想告诉大家,读研千万不要盲目努力,导师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而是应该为自己做好谋划,为自己铺路
.
很庆幸我研二时认识到这一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