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彻底绝望了,全球最强超音速巡航导弹在中国遭停产,理由居然是:技术已落后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前段时间,央视罕见公开了一段东风-100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发射画面。这款导弹可不是普通角色,它一出场就被称为“全球最强超音速巡航导弹”。 不管是射程、速度,还是打击精度,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得上顶尖。很多人以为它会成为解放军的主力导弹之一,结果出人意料,中国突然宣布东风-100停产了。理由也让人“听傻了”——技术不够先进。 这一下不光网友懵了,估计连美军都懵圈了。美军很多高精尖武器连东风-100这水准都达不到,人家中国却说“过时了”。这背后,其实暴露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中国的导弹技术已经快得连自己都追不上了,而美国却还在原地踏步。 要说这东风-100有多厉害,咱得从三个方面说说:射程、速度和打击精度。 首先是射程。这款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了4000公里,在同类导弹里绝对是“天花板”级别。要知道,传统的陆基巡航导弹,像美国的“战斧”,最多也就1600公里。 之前各国对巡航导弹的认知就是,能打到2000公里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东风-100直接翻了一倍还多,刷新了所有人对巡航导弹射程的理解。 再说速度。很多巡航导弹,比如美军的“战斧”,都是亚音速飞行,也就是说速度不超过每小时1200公里。为什么不用超音速?因为速度越快,导弹飞行过程中受空气阻力影响就越大,误差也越大,命中精度会下降,同时燃料消耗也高,不划算。 但中国偏不信这个邪,硬是做出了全程超音速飞行的巡航导弹,飞行速度达到了4马赫,相当于每小时5000公里左右。这速度简直快得离谱,等于说从中国内陆发射,一小时不到就能打到东亚以外的海域。 再看打击精度。东风-100采用的是北斗导航加红外雷达的“双保险”制导方式,不但能避开干扰,还能精准锁定目标,精度高得可以直接“打进窗户”里。对于移动目标、复杂地形下的目标,也有很强的打击能力。 简单来说,东风-100把原本看起来“不能共存”的三项指标——远射程、超音速、高精度,统统实现了,这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可以说,它就是一枚标准的“技术怪物”,让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军感到非常头疼。 既然这么强,为什么突然说停产就停产了?难道中国觉得它不行了?还真不是。 东风-100的停产,其实是因为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打工人的工作交接完了,可以休息了”,接下来轮到更强的后辈上场。 这几年,中国在导弹领域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已经不再满足于超音速这个级别了,而是全面迈入了“高超音速”时代。 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公开的东风-17、鹰击-21、还有空射高超音速导弹,这些新武器的速度都在5马赫甚至更高,有些型号飞行路径甚至突破了现有反导系统的拦截范围。 不仅速度快,它们还能在飞行过程中机动变轨,这让对方雷达和防空系统几乎抓不到,也拦不住。而这些高超音速导弹背后,技术来源之一就是东风-100的亚燃冲压技术积累。说白了,东风-100是“奠基者”,铺好了路,新一代的超燃冲压导弹才能顺利接棒。 所以你看,东风-100不是不强,而是中国已经有更强的。正因如此,它才被摆进了外贸展区,供有需求的国家选购。而自己家,早就“解锁下一关”了。 东风-100的命运其实反映了一个更大的现实:中国导弹技术的进步速度,已经远超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国导弹几乎五年一更新,每一代都比上一代强,技术的进步就像换手机一样快。而美军这边却越来越“老龄化”。 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美国的武器装备平均年龄超过25年,很多航母服役三十多年还在撑着。F-35战斗机这个号称“最先进”的项目,花了1.7万亿美元,结果问题不断、故障频发,被网友戏称为“金饭桶”。 就拿导弹来说,美国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从立项到现在已经试飞失败好几次了,还没有正式列装。而中国的东风-17早已成军多年,东风-26、东风-27也开始陆续曝光。美军这边,还在PPT里画图,中国这边,实物已经上阵打靶了。 更尴尬的是,美国军工产能也不行。雷神公司每个月能造12枚爱国者导弹,俄罗斯“口径”导弹月产200枚,中国则是导弹、无人机全面开花,连翼龙无人机年产都能破500架。这种生产速度,不打则已,一打就是饱和攻击,谁能受得了? 中国发展导弹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不追求所谓的“全球霸权”,只要能守住家门口,吓住想来捣乱的,就足够了。 所以说,东风-100的停产不是因为不好,而是中国走得太快,已经不需要它了。更重要的是,它只是中国导弹体系里的“前浪”之一,真正让对手慌的是——连它都退役了,那中国手上还有多少更强的“王牌”没公开?
美国在澳大利亚部署了暗鹰导弹。那些嘲讽美国高超声速导弹的军盲可以闭嘴了。先说暗
【41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