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怀好意! 巴西突然宣布了 8月8日最新消息,巴西对中国和埃及的玻璃纤维启动反倾销调查! 巴西宣布要对进口自中国和埃及的玻璃纤维"查税",调查期长达一年,理由是怀疑这些产品卖得太便宜冲击了本地工厂。 巴西这次盯上的玻璃纤维,主要是E型和E-CR型,这玩意儿用在盖房子、建风电场、造汽车上,需求量不小,中国和埃及的企业技术牛、规模大,成本比巴西本地产品低30%以上。 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巴西从中国进口的玻璃纤维蹭蹭往上涨,同期本地工厂开工率直接跌到65%,三家企业因为亏钱直接倒闭了。 巴西玻璃纤维行业协会急得跳脚,天天找政府哭诉:“中国产品卖得比我们成本还低,这哪是竞争啊?这是‘倾销’!” 更绝的是,巴西这次调查还翻旧账,把2019年7月到2024年6月的数据都拉出来,想证明“中国货害了我们好多年”,这种“秋后算账”的玩法,明摆着是想给本地企业争取时间,别让它们死得太快。 巴西这波操作,说白了就是“两面派”,2025年上半年,巴西刚跟中国签了75亿美元的农产品大单,280万吨大豆漂洋过海卖到中国,赚得盆满钵满,结果转头就对中国汽车玻璃、玻璃纤维这些工业品搞反倾销调查,这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为啥这么干?因为巴西经济结构太“偏科”了,农业占出口的40%,中国是最大买家,2024年巴西大豆卖给中国,价格比美国低31美元/吨,全靠中国订单撑着,但制造业占比跌到17%,汽车配件、玻璃纤维这些行业倒闭潮一波接一波。 巴西政府为了保就业、稳政局,只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反倾销税最高能收2000美元/吨,既能给本地企业“续命”,又能从罚款里捞点钱,缓解外汇储备压力。 巴西这招虽然“损”,但影响可不小,2019年巴西就对中国白羽肉鸡收过反倾销税,结果中国对巴出口量暴跌40%,这次要是认定倾销成立,中国玻璃纤维企业可能丢掉巴西市场。 2024年中国对巴西玻璃制品出口额45.21亿,占总额的1.15%,看着不多,但要是巴西把这套玩法复制到其他工业品上,那麻烦就大了。 不过中国也不是吃素的,2025年4月,巴西大豆价格突然涨了,为啥?因为中国买家议价能力强啊!要是巴西继续搞事情,中国完全可以少买巴西大豆,转头找美国、阿根廷买,这对依赖中国市场的巴西农业可是致命打击。 另外,中国还能告到WTO去,说巴西调查程序不合法,尤其是他们用“替代国”方法算成本,明显欺负人。 还能加大研发投入,把玻璃纤维做成光伏玻璃、智能玻璃这些高端货,让巴西企业从“怕你便宜”变成“怕你高级”,最,用金砖国家支付体系,跟巴西直接用本币结算,省得美元波动影响贸易。 巴西这次对中国玻璃纤维“查税”,表面看是保护本地产业,其实跟吃止痛片似的,只能暂时缓解疼痛,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现在全球产业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靠关税壁垒把自己圈起来,挡不住技术进步,也救不了空心化的工业。 中国玻璃纤维企业要想真正破局,关键得练好内功,多投钱搞研发,把产品做得更高端,让巴西企业从“怕你低价”变成“怕你技术牛”。 同时中国也得保持冷静,用好农产品采购、金砖合作这些筹码,让巴西明白:合作才能赚钱,对抗只会两败俱伤,毕竟在全球化这场大戏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特朗普到现在恐怕对中国人难以置信的五点: 第一,特朗普可能觉得,像当年收拾日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