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无人机海空齐袭克里米亚,俄雷达舰艇遭精准摧毁 事情发生在8月7日夜里,没人

林硕言 2025-08-08 15:13:14

乌军无人机海空齐袭克里米亚,俄雷达舰艇遭精准摧毁

事情发生在8月7日夜里,没人想到这一波来的这么狠。

乌克兰情报局干了件老毛子都没预料到的事儿——用水面无人艇当发射平台,甩出一串FPV自杀无人机,直接冲着克里米亚俄军的眼睛和耳朵去了。

这一波,不是搞扰袭,也不是单点偷袭,而是明晃晃的一次“协同打击实操演练”。目标明确、战法清晰,就是拆你雷达、炸你防空,再顺手劈你一艘海军舰艇。

打了这么久仗,乌军终于打出了点“准规模战役”的样子。

不是乱飞,是精准撕开俄军防空层

我们先说一下这次袭击的排面。

GUR(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出动了旗下的“幻影部队”,用无人艇当平台发射FPV自杀无人机,一次性干掉俄军在克里米亚的四套雷达站、一套Pantsir-S1防空系统、一艘BK-16高速攻击艇。别看数量不多,都是硬茬子。

目标选得非常精: 1L119 Nebo-SVU雷达:俄军高空预警核心装备; Podlyot-K1低空监视雷达:关键节点覆盖系统; 96L6E空中搜索雷达:S-300/S-400防空系统的眼睛; Pantsir-S1:近程拦截防线; BK-16突击舰艇:海上巡逻主力之一。

说白了,乌军这回是冲着“夺目+拔牙”一体来的。

而且打法非常规:先让水面无人艇悄无声息地逼近俄军海岸线,再从艇上起飞FPV无人机,贴海飞行、绕过地面雷达拦截,像小刀子一样直插目标。

这已经不是“特种行动”了,是实打实的“低成本制空突破”。

防空穹顶、战术分层,全被击穿

这次打掉的俄军雷达系统,不只是露天放着的铁皮罐子,而是有明确“穹顶伪装”的。

比如那个1L119雷达,被伪装进一个大白色球状穹顶里,看起来像地理科研站。但FPV无人机直接一个“俯冲爆破”,冲穹顶而去,连续几发直接把伪装炸出大洞。

更别说Podlyot-K1、96L6E这些,现场画面显示,一些雷达旁边俄军士兵根本没意识到什么,一秒前还在站岗聊天,一秒后就被炸翻在地。那画面你要是看过视频,只有一个词能形容:溃败前兆。

而当俄军防空部队试图用Pantsir-S1拦截时,FPV选择的是三机齐飞、三点同时攻击。就这,还是有两架擦弹未中,但另外三架命中了雷达、轮胎和发射架。三点齐爆,防空系统直接趴窝。

俄舰艇挨炸,海上盲区浮现

打雷达是一回事,连海军舰艇也被干了,那就是乌军下死手了。

被打的BK-16是俄罗斯搞的“黑海快艇巡航平台”,有雷达、有火箭,能运兵、能布雷,属于典型的多功能平台。

这次乌军用两架FPV锁定它,其中一架直接命中甲板中部,另一架击中尾部推进。视频看起来,这艘艇至少被击停了,GUR称其“被毁”,虽没有残骸画面佐证,但这种级别的精确命中,一艘小型攻击艇,基本也没剩几口气了。

也就是说,乌军已经能把低成本空中攻击能力从内陆打到海上,而且从无声接近到精准命中,全流程打通。

战略意义在哪?为远程导弹清场

这一连串的打击看似是战术骚扰,实际上是战略清场。

为啥选这些点炸?答案就在黑海地图上。

乌军现在要干的是——清理克里米亚防空死角,铺设“远程打击走廊”。你看,之前“风暴之影”“头皮-EG”这些西方导弹在克里米亚用得磕磕绊绊,因为俄军雷达防空系统太密,现在直接把雷达炸没了,打击窗口打开。

而且袭击不是一地突袭,而是从克里米亚西北一路打到南端的艾佩特里山顶基地——这地方是俄军防空中枢之一。一旦山顶防区被干穿,整片防空网络将出现“盲区断层”。

更关键的是,这套打法不是一次性的。乌克兰从3月份开始用无人艇搞袭击,现在看,这是一条正在成型的“混合战通道”。

从索契到克里米亚,乌军开始“打后院”

8月3日,乌军的AN-196 Liutyi型无人机袭击了索契国际机场的油库。那地方,已经是俄本土“软腹部”了。

这次袭击发生后两天,乌军又在克里米亚大打出手。这说明什么?说明乌军不仅在打击前线,还在系统地瘫痪俄军后方支撑线。

换句话说,乌克兰的战争节奏已经不再由俄军主导。打哪里,怎么打,打完怎么拍视频给你看,全是主动权。

俄罗斯呢?除了被炸的视频,就是几架苏-30SM战机慌忙起飞,但连个水面艇都拦不住。乌军曾经用无人艇击落两架Su-30,这事现在都成了教案。

低成本换高价值,乌军打出不对称新高度

这波操作最让人心惊的,不是炸了几个雷达,而是一架FPV无人机成本可能不到一万美元,干掉的是动辄几百万美元的系统。

俄军防线越收越紧,乌军打法越飘越远

这一战看似不大,雷达几个、防空一套、舰艇一艘,但意义非常大。因为它是乌军正式转入“体系级打击”的标志。

0 阅读:84
林硕言

林硕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