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张作霖治下的铁路局长常荫槐因公出差。听手下说头等包厢有个男客,不买票还嚣张跋扈,于是前去查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28年初春的京奉铁路列车上,常荫槐正核对票根时,忽闻餐车喧哗。 张作霖宠妾寿夫人的厨子斜倚软座,油光满面的脸上尽是不屑: "爷坐大帅专列都免票,你这破车算个逑!" 检票员捧着撕碎的票本发抖,常荫槐拨开人群上前,腰间佩刀撞得座椅哐当响。 那厨子跷脚冷笑: "知道爷是谁的人吗?" 话音未落,常荫槐的牛皮靴已踹翻茶几: "寿夫人坐车也得买票!" 在满车旅客惊呼中,这个铁路局长竟抡起胳膊就是个大耳刮子,把厨子扇得滚进过道。 血沫混着金牙溅在"凭票乘车"的告示上,像幅荒诞的写意画。 挨打的厨子捂着脸嚎叫: "等着!我让寿夫人扒你的皮!" 常荫槐却掏出钢笔,在罚单上唰唰签字: "现在补票二十块,扰乱秩序罚五十!" 这场冲突成了奉天城的头条。 张作霖在帅府拍案大笑: "打得好!老子缺的就是这种愣头青!" 当即把常荫槐连升三级调任北京交通总长。 帅府当夜就传出消息:寿夫人哭闹着要严惩常荫槐,张作霖却把翡翠烟杆往桌上一拍: "铁路要是都认裙带,老子的兵车明天就得趴窝!" 侍从看见大帅亲自给常荫槐题了幅字——"铁轨无私"。 彼时的东北铁路堪称溃烂——官兵逃票成风,日本满铁会社把控调度权,铁轨间野草长得比信号灯还高。 常荫槐新官上任头把火,就把专列免票名单缩到不足十人。 有次张作霖的拜把兄弟吴俊升带卫队闯站台,常荫槐直接调来压道车横在铁轨前: "要么补票,要么轧过去!" 气得"吴大舌头"结巴三天,最后还是副官掏空钱袋才凑足三百块银元。 更狠的在后面。 为打破日本对铁路的垄断,常荫槐顶着关东军刺刀勘测线路。 1927年修建大通铁路时,日本领事带宪兵堵在工地,他抡起铁镐砸碎界碑: "这地界姓张不姓天照!" 夜里营地遭袭,常荫槐把图纸塞进炕洞,自己提枪守在工棚外直到天亮。 最终铁路提前半年通车,逼得满铁降价三成。 通车典礼上,他指着新机车对学员说: "这铁马认票不认人,天皇来了也得掏钱!" 他还创办铁路专科学校,教室墙上挂着自题对联: "钢轨铺就千秋业,票根守住万家财。" 学生背地里叫他"常扒皮",却不知他巡视车站时总自掏腰包帮穷苦人补票。 有次见逃票的老农背着病娃,他悄悄塞钱给检票员: "记我账上,别声张。" 皇姑屯的爆炸改变了所有人命运。 常荫槐因临时查票躲过爆心车厢,弹片只削去他半截衣袖。 他满脸是血地扒开废墟时,发现张作霖的貂皮大衣挂在扭曲的车窗上。 大帅咽气前攥着杨宇霆的手说: "小六子压不住场,你俩得撑住..." 但张学良继位后,这对"奉系双璧"却视少帅如孩童。 某次军费会议上,常荫槐当众摔账本: "铁路款不是给你填赌债的!" 更致命的是他们反对东北易帜,常荫槐管辖的车站拒不挂青天白日旗,哈尔滨站月台上清一水五色旗飘得像招魂幡。 有旅客偷偷换上青天白日徽章,竟被路警扯下来踩进煤灰里。 1929年1月10日,沈阳大帅府的地龙烧得正旺。 常荫槐与杨宇霆联袂而至,摊开《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章程》逼张学良签字。 文件规定常荫槐统管除南满铁路外所有线路,连军列调度都需他首肯。 少帅推说"容后再议",常荫槐竟掏出怀表拍在案上: "三分钟够不够?" 待他们暂退用餐时,张学良取出三枚袁大头占卜——连续三次都是"杀"。 卫队长高纪毅带人埋伏在老虎厅,当夜常杨二人折返时,十二支驳壳枪齐射将紫檀屏风打成筛网。 血泊中的常荫槐至死攥着怀表,表盖里嵌着当年京奉铁路第一张补票收据,泛黄的纸片上还沾着厨子的血渍。 七天后,哈尔滨火车站。 新任路局长撕掉"凭票乘车"告示时,月台突然响起唢呐声。 百名铁路学员抬着常荫槐手书的对联缓缓走过,红纸被风雪卷上天空。 突然有老乘务员掏出哨子吹响——那是当年常局长规定的查票信号,霎时整座车站响起此起彼伏的哨音,像两列永不交汇的火车在时空里长鸣。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张作霖的治家之道:不许妻妾干政 怒斩三姨太之弟)
1925年,张作霖治下的铁路局长常荫槐因公出差。听手下说头等包厢有个男客,不买票
尔说娱乐
2025-08-08 12:14:0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