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其他任何国家如果敢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总统先生都会做出让他们感到后悔的决定。 这就是美国式霸权的真实嘴脸。他说“除了中国,其他国家敢反制就会后悔”,表面上是在立威,实际上却暴露了美国外交战略里最现实的那一面——欺软怕硬,打得过的就往死里压,打不过的就只能捏着鼻子谈合作。这种“中国例外论”,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无奈承认。 就拿最近的关税战来说,美国对孟加拉国、斯里兰卡这些经济结构单一的小国直接甩出37%、44%的高关税,逼得人家只能乖乖坐下来谈减免。 但轮到中国时,美国却不得不收起蛮横,在日内瓦谈判中同意取消大部分对华加征关税,甚至连关税数字游戏都玩不下去了。这种差别待遇,说白了就是美国在用行动给全世界上课:谁拳头硬,谁就有资格和我坐下来谈条件。 这其实也印证了咱们老祖宗的智慧——“以斗争求合作则合作存”。2025年4月,中国对美商品统一加征34%关税,同时祭出稀土出口管制和不可靠实体清单,这招组合拳直接打疼了美国的科技和农业利益集团。结果呢?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不得不在日内瓦和中国坐下来,老老实实谈出一个双方对等降税的协议。这种从“极限施压”到“平等磋商”的转变,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反制手段逼出来的。 美国的外交战略,说白了就是“丛林法则”的现实版。对那些经济命脉攥在美国手里的国家,比如墨西哥的汽车产业、日本的半导体出口,美国想怎么捏就怎么捏;但对中国这种产业链齐全、反制手段丰富的国家,美国只能玩“双重标准”——一边威胁要制裁,一边又偷偷派人来谈合作。就像当年他们对苏联,军事上搞军备竞赛,经济上搞技术封锁,但真到了谈判桌前,还不是得承认对方的大国地位? 格里尔的话里藏着一个没说破的事实:中国已经不是19世纪那个任人宰割的清朝了。从稀土出口管制到高超音速武器,从5G技术到空间站,中国在关键领域的突破,让美国的“技术霸权”越来越不好使。 就拿MD-22高超音速飞行器来说,这种能在2小时内抵达全球任何地点的武器,直接让美国花巨资打造的太平洋防御体系变成了摆设。当中国有能力让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在西太平洋“寸步难行”时,美国自然得重新掂量掂量,要不要继续和中国玩“关税游戏”。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平等地位,从来不是靠乞求来的,而是靠实力挣来的。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军舰打开中国国门时,他们不会想到有一天中国能在联合国一票否决他们的提案;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时,他们更不会想到20多年后中国能让他们在贸易谈判中让步。 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当你的拳头够硬,你的声音才会有人听;当你的反制够狠,你的对手才会坐下来和你谈公平。
印度宣布莫迪将“访华参加重大活动”,白宫陷入沉默,川普脸色极为难看据新德里电
【23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