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年仅36岁的主持人董浩,因误食海鲜送来医院时,肝脏已经全部坏死,医生告知仅剩不到8天时间,他在床前对妻子说出这样一段话……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北京协和医院ICU病房的灯管嗡嗡作响,1992年元旦的钟声刚敲过。 董浩躺在病床上,看见心电监护仪的曲线越来越平。 护士长拿着第五张病危通知书进来,家属签字栏里他妻子的名字已经签得歪歪扭扭——前四张单子把她的力气耗尽了。 走廊长椅上,妻子张微裹着军大衣打盹,脚边搪瓷缸里的面条早已凝成坨。 这已是她在医院走廊打地铺的第十三天。 病魔的侵袭始于半年前。 1991年盛夏,董浩在青岛录制《大风车》特别节目。 当地招待所厨师端上凉拌毛蚶,说是"黄海特产"。 回京后他总觉乏力,录节目时拿话筒的手直抖。 有次给动画片《熊猫京京》配音,咳嗽震得玻璃隔板嗡嗡响。 化妆师发现他眼白发黄,粉底盖不住蜡黄脸色。 台里催着排春晚节目,他吞两片止疼药又进棚,结果昏倒在导播台前。 送进协和医院那晚,急诊室挤满发烧病人。 值班医生掀开他衣襟时倒抽冷气——整个腹部黄得像刷了桐油。 化验单显示胆红素超标二十倍,主治医师用红笔圈住"急性肝坏死"诊断,对张微摇头: "肝细胞坏死85%,比肝癌晚期还凶险。" 那时肝移植手术刚引进中国,全国能做的不超过三家医院。 病房里董浩反而成了最镇定的。 高烧烧到说胡话,他还跟护士比划: "给我铅笔...画个太阳...小朋友们等着..." 护士长破例拿来素描本,他颤抖的手画歪了十几个圆圈。 最危险那晚,监测仪突然乱响,值班医生抄起电击板。 昏迷中的董浩突然抓住妻子手腕,喉咙里挤出气声: "别哭...给孩子...订新年礼物..." 转机出现在第七天拂晓。 央视收发室送来三麻袋信件,全是各地孩子寄的千纸鹤。 护士长破例消毒后挂满输液架,彩色纸条在无菌病房飘荡。 有个新疆小学生用作业纸折了365颗星星,每颗里写着"董浩叔叔快好"。 当护士把最大那颗黄星星放在董浩枕边时,监测仪上的血氧值竟跳升了五个点。 半年后复查的CT片让教授们哗然。 原本切除的肝叶位置,竟冒出嫩芽状的新组织。 医学研讨会上,专家指着片子惊叹: "坏死区血管网重建,简直是教科书外的奇迹!" 后来董浩总摸着右腹那道蜈蚣疤讲课: "这道疤是老天爷发的合格证——证明我够格当孩子们永远的叔叔。" 这场生死劫彻底改变了董浩。 他更珍视健康,注重锻炼,放缓工作节奏,但对事业的热爱未减。 2005至2016年间,他荣获央视十佳主持人、金话筒奖等荣誉。 2016年事业高峰时,他选择退休。 如今,虽银发苍苍,步履放缓,但董浩叔叔温暖的笑容依旧。 他享受退休生活,重拾画笔绘画,偶尔写诗。 他的故事,不仅是主持生涯的传奇,更是一曲关于生命韧性、乐观力量与人间大爱的赞歌。 那张熟悉的笑脸背后,深藏着一场与死神搏斗并最终凯旋的壮烈篇章。 主要信源:(环球网——“死亡率高达85%!”知名主持人自曝患病经)
1992年,年仅36岁的主持人董浩,因误食海鲜送来医院时,肝脏已经全部坏死,医生
尔说娱乐
2025-08-08 09:14: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