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10号进展到哪一步了?未来还要进行哪些试验?何时首飞?所有信息这里全部打包告诉你。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025年4月23日的最新通报,长征十号目前已进入初样研制试验阶段。 一、最新研制进展 1. 已完成试验: 电气系统综合匹配试验:验证火箭控制系统与电气设备的兼容性(2025年初完成)。 梦舟飞船高空空投试验:测试载人飞船返回舱的着陆可靠性。 揽月着陆器整器热试验:模拟月球极端温度环境下的设备稳定性。 2. 即将开展的关键试验(2025年内): 长征十号系留点火试验:在文昌发射场测试发动机静态点火性能。 长征十号低空飞行试验:验证火箭垂直起降和低空控制技术。 梦舟飞船最大动压逃逸试验:模拟发射过程中紧急逃逸系统的可靠性。 二、首飞时间表:分构型规划 长征十号系列包含两种构型,首飞时间不同: 1. 长征十号甲(近地轨道构型): 任务用于空间站运输,一级可重复使用。 2025年或2026年(优先测试可复用技术)首飞。 进展:2023年完成一子级回收原理试验,2024年通过整流罩分离试验。 2. 载人登月构型(三芯并联版): 任务:搭载梦舟飞船和揽月着陆器执行登月任务,地月转移轨道运力≥27吨。 首飞时间:2027年(按原计划推进)。 关键节点:2027年首飞成功后,为2030年前载人登月奠定基础。 三、技术参数与挑战 核心设计:全长92.5米,起飞重量2189吨,推力2678吨,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7吨。 发动机技术:一级采用21台YF-100系列发动机(含可摆动和固定推力型号),兼顾推力和姿态控制。 风险挑战:官方明确表示,后续试验为“新产品新技术首次综合验证”,面临进度紧张、技术复杂度高等风险。 四、未来规划 2025-2027年密集试验:在酒泉、文昌两地完成逃逸系统、着陆起飞、动力系统等10余项关键试验。 配套系统同步推进:月球遥感卫星已立项,发射场(文昌为主)、测控通信系统等地面设施有序建设中。 长征十号作为中国载人登月的核心运载工具,其近地构型(长十甲)将按计划于2025-2026年首飞,而登月构型目标仍锁定 2027年首飞。 当前研制虽面临新技术验证压力,但试验节点清晰,整体进度符合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战略目标。
啊,我们的载人登月舱就这么个小门啊,那登月的航天员岂不是要低头钻出来?呃,要不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