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9月,一个中国女兵被7名日本鬼子团团围住,正当他们想要将女子俘虏时,女兵却突然拿起了手中的大刀,几下就把他们全部斩杀。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岭脚村坐落在湖南宁远的山脚下,一年四季安安静静,田地里有鸡,有菜,有一个百岁老人常常弯着腰劳作。 她的名字叫银金花,村里人都叫她银奶奶,她住在自己修的小院里,清晨扛锄下地,傍晚喂鸡拾柴,孩子们放学回来常围在她身边玩耍,没人看得出,这位笑眯眯的老太太曾经历过血雨腥风的岁月。 她的右手腕有道又长又深的疤,手一抬就能看见骨头错位的印痕,胳膊上也有一道横贯的旧伤,头顶的白发下还有一块凹陷,这些痕迹不是干农活时留下的,而是战场上带回来的。 她当年是国民革命军第73军的一名女兵,还当过战斗班班长,这个身份,一直藏在她几十年的沉默里,直到九十多岁那年看病,医生注意到她手上的旧伤,她才拿出那张压了半个世纪的优抚证。 银金花的祖上是山东人,清末逃荒来到河南漯河,落了脚,家族世代勤劳,靠着开磨坊起家,到她小时候,家里已经四代同堂,四十多口人,每逢过年做馒头,要装上几十个大笼屉。 村里有困难的,银家总会送点米送点面,那年她才十几岁,跟着爷爷学舞刀练棍子,不为打架,只是强身防身。 1939年,日军飞机从天而降,漯河城被炸得一片焦黑,银家住的房子也被炸塌,整整四十一口人没一个活下来,她从废墟里爬出来,浑身是血,抱着一把爷爷留下的铁剑,眼睛里全是灰。 那天以后,她没有家了,她沿着逃难的人群一路南下,穿过长沙、走过重庆,沿路看到的都是残垣断壁。 她记得在长沙街头见过一个母亲抱着死去的婴儿坐在瓦砾堆里,不哭不闹;也见过浏阳河的水被尸体堵住,浮肿的手脚飘在水面,白得吓人。 她咬牙报名参军,当时的招兵连里没几个女兵,可她个子高,胳膊有劲,又会一点功夫,负责征兵的军官让她留下来。 她被分进了特务连,平时练刺杀、练投弹,强度和男兵一样,她每天挥棍劈枪托,没人敢小瞧她,战友们都管她叫银姐,她从不多话,训练时比谁都狠,一旦上了战场更不带退的。 1941年9月,部队驻扎在浏阳河附近,与日军爆发了激烈的阵地战,那天敌军发起猛攻,中国士兵的子弹很快打光了,阵地上一片混乱,天黑后,浏阳河边下起了雨,雨水混着血水从山坡上流下来。 敌人突破防线后冲上阵地,有几个日军围住了银金花,她手里只剩一把刺刀,身边还有几个战友受了伤倒在地上,敌兵见她是个女的,个头又高,想活捉她。 银金花没有退,抡起刺刀冲上前去,第一个扑上来的敌人没想到她反应这么快,被她一脚踢翻,接着被刺穿胸口,剩下的敌人围上来,她身形敏捷,在雨里一边闪躲一边挥刀。 她用爷爷教的刀法劈砍,每一下都瞄准要害,有个敌人从背后偷袭,她听到风声,低头闪过,反手用刀柄猛击敌人脑袋,搏杀持续了很久,阵地上只剩下她一个人站着,脚下躺着七具敌军尸体。 这场战斗让她头部中弹,倒地后昏迷了三天三夜,醒来时,护士告诉她脑袋缝了七针,右手腕脱臼,几乎废了。 她只问还能不能打仗,伤一好转,她就回了连队,打仗的那些年,她从没请过一次假,也从没躲过一次冲锋。 抗战胜利后,她回到河南老家,那里早已不复当年模样,她辗转来到湖南宁远,在岭脚村安了家,嫁给了同为抗战老兵的周辉榜。 两人种地过日子,几乎没人知道他们曾经的身份,银金花不说战场的事,也不愿人提起她那些战友的名字。 1991年,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意外离世,生活变得艰难,村干部帮她办了低保,当地政府给她申请了百岁老人补助,她一边种菜养鸡,一边帮邻居照看孩子,村里谁家缺人手,她都搭把手。 2005年,她收到一枚纪念章,红色绶带挂在她脖子上,她低头摸了摸,什么也没说,那年冬天,她坐在院里晒太阳,手里握着那把铁剑,那是她从废墟中带出来的,也是她一生唯一的念想。 她说自己能活下来已经很满足了,国家太平,没有战争,能安心睡觉,已经很好,她走得慢,说话慢,但谁都知道,她的心里藏着一段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历史。 那段历史没有热血口号,只有一把刺刀、一身伤疤和无数死去的同胞,银金花不是传说,她只是活下来了。 她的故事也不是为了歌颂,而是为了提醒,和平不是凭空而来,是有人曾拼了命才保下来的。 她那一脚踹下山坡的,是一个敌人,也是一个时代,她那场七人围攻下的搏杀,不只是一场胜利,而是一个民族决不低头的姿态。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解放军报——106岁抗战女兵:鬼子想抓我 我连杀7名日本兵(图)
1941年9月,一个中国女兵被7名日本鬼子团团围住,正当他们想要将女子俘虏时,女
幽默风趣乐开怀
2025-08-07 19:41:50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