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本真是亡我之心不死。   最近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在政论节目里的一番话,让不

快乐小鼠 2025-08-07 18:49:01

小日本真是亡我之心不死。   最近日本前驻华大使垂秀夫在政论节目里的一番话,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这位曾经在任时大谈“中日青少年交流”、用“平稳行驶的电车”形容两国关系的外交官,突然撕开伪装直言:现在中国实力太强,日本应该暂时“卧薪尝胆”,等中国衰落时再一决胜负。   这种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就像揭开了一块精心铺设的地毯,露出下面藏着的暗礁——所谓的中美对抗,说不定只是某些国家精心设计的幌子。   垂秀夫的“变脸”其实早有伏笔。他在任时频繁强调“和而不同”,甚至用“坦诚沟通”包装外交姿态,可私下里却多次在涉华议题上踩红线。   比如2023年G7峰会后,他公然宣称“如果中国不改变,日本将与其他国家合作推动对中国的改变”,这种将外交语言当工具使的做法,活脱脱是“台上握手、台下踢脚”的典型。   如今他卸任后原形毕露,把日本政客骨子里的“机会主义”暴露无遗——表面上跟着美国喊“对华竞争”,实则在等一个能让日本重新洗牌的时机。   这种套路,日本在历史上早玩过不止一次。19世纪末,日本在甲午战争前被袁世凯挫败朝鲜政变,首相伊藤博文却力排众议选择隐忍十年,一边疯狂扩军一边暗中布局,最终在1894年发动突袭打垮清朝。   20世纪初,日本又在“三国干涉还辽”后吞下苦果,转而用十年时间攒钱造舰,最终在日俄战争中虎口拔牙。这种“挨打后装孙子,攒够劲捅刀子”的战术,和垂秀夫如今鼓吹的“卧薪尝胆”简直如出一辙。   更值得玩味的是,日本近年的战略动作越来越像在为“等中国衰落”做准备。从2022年出台新“安保三文件”突破战后和平宪法,到在石垣岛部署可覆盖台海的战斧导弹;从与美韩搞“戴维营小圈子”,到在南海问题上频繁刷存在感,日本的军事部署明显在向“第一岛链”前沿倾斜。   这些动作看似配合美国“印太战略”,实则是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悄悄卡位——万一哪天中美对抗出现裂痕,日本就能像当年偷袭珍珠港那样,瞬间从“跟班”变成“搅局者”。   再看中美对抗的本质,其实远没有表面那么简单。中国外长王毅早就指出,中美矛盾的核心是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之争,而非所谓的“制度对抗”。但美国偏要把水搅浑,一边在科技领域搞“小院高墙”,一边在台海、南海制造紧张,这种“全面对抗”的戏码,客观上给了日本绝佳的战略掩护。就像一个拳击手被对手缠住时,身后突然出现个举着匕首的旁观者——美国在前台唱戏,日本却在后台磨刀。   不过,日本的如意算盘可能打错了地方。中国近年来在科技自主上的突破,从轰-20隐形轰炸机到MD-22高超音速飞行器,已经让美国的“技术封锁”沦为笑话。而日本在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竞争力却持续下滑,所谓“等中国衰落”的窗口期,很可能在日本自己的经济疲软中悄然关闭。   更不用说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和完整产业链,早已让“脱钩”变成美国企业的噩梦,日本若真跟着一条道走到黑,最后怕是连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垂秀夫的这番“真心话”,撕开的不仅是个人的虚伪面具,更是某些国家借中美对抗谋私利的遮羞布。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靠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终究成不了气候。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快乐小鼠

快乐小鼠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