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年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增程好像是电驱的过渡方案。但问题是,真要做得好,其实比纯电还难。而且随着增程的越来越普及,大家已经不怎么care到底是不是过渡了,某种程度上就是当前阶段的版本答案。
别克这次上的真龙增程系统,就是一个挺特别的信号。它不是靠某一项配置堆出来的技术优势,而是试图把电驱逻辑真正落到用户体验里,让你在用的时候觉得足够自然,换句话说,不用想着它是一台增程车。
最大的不一样,其实是在架构思路上。别克这一套早就不是给纯电加个发电机就完事的思路,而是从平台结构、电驱匹配、能量路径到热管理和NVH,全套围绕电驱体验来构建的系统。不是为了弥补焦虑做的技术折中,而是一个从底往上重构的解法。
比如大家最敏感的一个点:满电和亏电是不是开起来差别很大。在很多增程车上,前300公里像台电车,后面就变油车了,动力掉下来、噪音冲上去、转速飙上去。但别克这套真龙系统,在满电和亏电下,实测零百加速差值只有0.1秒。动力始终在线,一致性做的非常好,绝对不会出现突然掉链子的请看。
发动机介入那一刻的体感,也是很多人不喜欢增程的原因之一,谁都不想在市区享受的时候被一声轰鸣和震动打断。这次它把发电系统做了发电机和发动机的一体化同轴结构,再加上起停策略、动态扭矩控制、齿轮噪声抑制这些全都优化过,实测噪音提升小于0.5分贝,方向盘的震动感只有0.04g。放到日常场景里基本就是听不到、感受不到,也就不会被打扰。
对于增程车来说,电池的思路从来也不是做得越大越好,而是更看重耐用性和低温适应性。别克用的是奥特能2.0平台下为增程定制的电池,支持3700次全充全放循环,-10度环境下容量保持率还能超过95%,不是光能跑,而是能用得住。这套电池也通过了PRC06标准的全套极限测试,什么穿刺、跌落、盐水浸泡、热失控,这些都测过,电芯贴合率90%以上,热扩散两周不起火,奥特能平台的安全性反正是从来没让人担心过。
这套系统的油电转化效率是3.6度每升,搭配近60升油箱,综合续航能超1400公里。纯电能跑302公里,快充功率130kW,这套数据其实是超过很多纯电车的,日常通勤基本上就可以当纯电车开了。外放电也已经卷到6kW的水平了,户外所有的现代化生活都可以满功率保证。
更关键的是,这一整套体验,不是靠某一个点解决,而是每个环节都没有短板。电驱有性能,发电有控制,电池有韧性,能耗有策略,NVH有完整工程方案。它甚至不是做到了平均水平以上,而是在每一项都选择了从系统出发,尽可能做到好用、耐用、稳用。
作为增程架构,这套真龙系统已经能在结构、性能、能耗和体验上拉齐甚至超过很多纯电方案,那它到底是过渡,还是终点,或者说是当前版本的答案,其实已经不太重要了。总之他基本上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群,不同角度的细分需求。
增程也有技术高低之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