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年纪大了,宁可晚饭只喝菜汤,也别在晚上吃这2种东西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在急诊室值班,来了位60多岁的老大爷,姓李,平时身体挺硬朗,喜欢晚上和老朋友聚会,吃点烧烤,喝点小酒。那天晚上,他捂着肚子,脸色苍白,满头大汗被老伴儿搀着进了医院。一问才知道,他晚上吃了不少烤串,又喝了好几瓶啤酒,饭后还来了几块西瓜,觉得“解腻”。结果没过俩小时,肚子开始翻江倒海,疼得他直不起腰。老伴儿急得直掉泪,说他平时就这样,晚上吃得油腻又杂,劝都劝不住。 我赶紧给他做了检查,发现是急性胃肠炎,伴有轻度胰腺炎的迹象。化验结果显示血脂偏高,血糖也有点不稳定。幸好送来得及时,经过治疗,情况稳定了。在病房里,我跟老李聊了聊,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医生,我这岁数了,晚上吃点啥都无所谓吧?不就图个乐呵吗?”我笑着摇了摇头,跟他说:“老李啊,年纪大了,晚上吃错了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胃肠、胰腺、血管都得跟着遭罪。”他听完若有所思,点点头说要改改这习惯。 年纪大了,别在晚上吃这2种东西 这两样东西,对老年人的健康威胁尤其大,下面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为啥。 先说油腻的红肉,比如肥牛、肥羊、猪五花,还有那些香喷喷的烤串、红烧肉。红肉本身营养不差,含铁、蛋白质,对身体有好处,但问题出在“油腻”和“晚上”这两个关键点上。红肉脂肪含量高,尤其是肥肉部分,饱和脂肪酸多,消化起来需要胃肠肝胆齐上阵,分泌各种消化酶和胆汁。 晚上吃这些,胃肠道得加班加点干活,消化速度却因为夜间代谢减慢而变慢,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长,容易引起胃胀、反酸,甚至诱发急性胃炎。更麻烦的是,红肉里的饱和脂肪会让血液里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蹭噌往上涨。年纪大了,血管弹性本来就差,血脂高了,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增加心梗、脑梗的风险。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人,晚上吃顿大鱼大肉,等于给血管“火上浇油”。我见过不少患者,平时挺注意饮食,但一到晚上聚会就管不住嘴,几年下来,血管硬化得像“老水管”,稍一堵就出大事。 再说甜腻的点心,比如蛋糕、甜面包、奶油饼干,还有很多人爱吃的冰淇淋、糖水。甜食的危害不只是长胖,晚上吃甜的,对身体的打击更“隐形”。 甜点里通常是精制糖和精面粉的组合,升糖指数高,吃下去血糖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年纪大了,胰岛功能下降,胰岛素分泌跟不上,血糖高了降不下来,长期如此,糖尿病风险直线上升。糖尿病可不是光血糖高那么简单,它会让血管、神经、肾脏都跟着遭殃。更别提晚上吃甜食,热量过剩,身体来不及消耗,脂肪堆积得更快,尤其是腹部脂肪,内脏脂肪一多,心脏、肝脏的负担更大。 有一点很多人没意识到,晚上吃甜食还会影响睡眠。血糖波动大,身体代谢紊乱,容易半夜醒来,或者睡得不踏实,第二天精神萎靡,免疫力也跟着下降。 那为啥说宁可喝点菜汤?菜汤清淡,脂肪和糖分低,容易消化,热量也不高,对胃肠负担小。像西红柿汤、菠菜汤、冬瓜汤,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还能帮着清理肠道,稳定血糖和血脂。 尤其是冬瓜汤,清热利尿,晚上喝一碗,既解馋又养身。当然,菜汤也不是随便喝,盐别放太多,油也得少,熬得清爽点最好。有些人喜欢晚上喝粥,以为清淡,其实粥里如果加了糖或者精白米,升糖速度也不慢,糖尿病患者尤其得悠着点。
医生告诫:年纪大了,宁可晚饭只喝菜汤,也别在晚上吃这2种东西 一个夏天的傍晚,
夜安玩转养护
2025-08-07 18:37: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