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之所以迟迟未能停火,道理其实很简单:到目前为止,双方都觉得自己还有翻盘的底牌。 俄罗斯觉得,乌克兰在兵力和资源上底子薄,高强度的战斗撑不了多久,网上有些分析说,乌克兰军队现在兵员短缺很严重,征兵越来越难,士气也因为战线僵持受了影响,俄罗斯这边靠着动员预备役、从朝鲜这些国家搞点外部支持,硬是维持着人力优势。 俄罗斯的策略是用无人机和导弹猛攻,慢慢耗光乌克兰的防御力量,逼他们在多条战线上分散兵力,最后资源耗尽,俄罗斯的军工生产也展现了点韧性。 尽管西方制裁掐住了高科技零部件的路子,他们靠着跟中国的合作,还有通过中亚国家的一些“暗道”贸易,军工厂还能继续运转。 2022年,俄罗斯的金属成品产量因为战争需求还涨了7%,这说明他们军工在制裁下还没完全趴下,俄罗斯的底气就是只要拖下去,乌克兰迟早得崩。 但这招也不是没代价,俄罗斯的战争机器靠能源出口撑着,可西方对油气出口的限制让他们的财政收入大缩水。 2023年头两个月,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分别掉了26.9%和41.7%,国内经济也不好过,通胀压力大,2025年初通胀率和利率都超过了20%,这些经济麻烦让俄罗斯的持久战策略有点悬。 乌克兰和西方盟友的策略是反着来的,赌俄罗斯的经济先崩溃,自从2022年冲突全面爆发,西方对俄罗斯下了狠手,制裁覆盖了金融、能源、军工等一大堆领域。 到2024年初,俄罗斯银行系统里70%的资产都被制裁限制住了,财政运转能力大不如前。 欧盟还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大概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这让俄罗斯的钱袋子更瘪了。 这些制裁让俄罗斯经济2022年萎缩了2.1%,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比战前少了20-25%,乌克兰觉得只要西方继续给武器和钱,他们就能在战场上撑住,等着俄罗斯经济因为制裁压力自己垮掉。 西方的援助确实不少,美国和欧盟砸了几百亿美元的武器和资金,帮乌克兰稳住了战线,2025年初的数据显示,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已经超过了美国。 不过,欧盟的承诺和实际掏的钱之间还有不小差距,有了这些支持,乌克兰才能在俄罗斯的军事压力下咬牙坚持。 但乌克兰的日子也不好过,战争把他们的经济打得稀烂,农业贸易的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大量人口流失,经济活动大幅缩水。 民意调查显示,乌克兰人对继续打下去的支持率在下降,2022年有73%的人支持战斗到胜利,但到了2025年,这个数字掉得厉害,更多人开始想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战场上僵持的局面也让新兵信心不足,征兵工作越来越难。 这场拉锯战本质上就是在比谁更能扛,俄罗斯的经济虽然被重创,但靠着跟中国的合作和一些非西方国家的贸易,暂时稳住了。 2023年,中国成了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给了他们关键的财政支持,俄罗斯还把资源往军工上倾斜,短期内还能维持战争能力,但长远看,制裁导致的技术和资本断供正在拖慢他们的经济增长,未来几年经济年增长率估计只有1%左右,远不如战前。 乌克兰这边呢,尽管有西方撑腰,但经济底子太薄,战争破坏了关键基础设施,粮食出口受阻让经济雪上加霜。 战场上的技术因素,比如无人机和防御系统,也让双方都很难突破,战线就这么僵住了。 乌克兰的希望全在西方的持续援助上,但西方内部对援乌的疲态已经开始显现,特别是美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让这份支持能不能持续下去打了个问号。 这场战争就是一场耐力赛,俄罗斯赌乌克兰的军队先垮,乌克兰和西方赌俄罗斯的经济先崩,两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潜力丢了快三分之二,乌克兰则是经济和人口双重流失。 国际社会也被这场战争搞得四分五裂,全球南方国家对西方制裁的态度冷淡,进一步削弱了制裁的效果。 你觉得谁会最先撑不住?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朗普给了俄罗斯一份“可以接受”的停火方案波兰媒体ONET将方案内容曝光,俄
【55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