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管员”张壮壮:考研四次,从400万人中脱颖而出,最终圆梦 张壮壮1997年出生在河南,从小按部就班念书,先上当地高中,再通过高考进河南大学。这学校不算顶尖,属于一般本科,他在那儿学了四年,专业也没啥特别亮点。大学毕业那年是2018年7月,他直接面对找工作的现实。第一份活儿是专利工程师,在公司里天天处理文件和技术资料。干了没多久,他就觉得不对劲,辞职去工厂当工人,那儿的环境噪音大,流水线操作重复单调。工厂待不住,他又转行开网店,自己选货打包发货,忙到半夜。网店生意起伏大,他折腾一阵后,2020年8月进了武汉东湖高新区城管局,当起市容环卫科的协管员。这岗位没正式编制,每天骑车巡视街道,管卫生和摊贩的事儿。 本科时候,他就试过考研一次,没过关。毕业后,他没停下脚步,一边换工作一边继续准备。第二次报考,他利用下班时间复习,结果还是没上线。第三次,他调整了策略,工作间隙抓紧刷题,可分数线又把他挡在外头。第四次是2021年,那时他已经在城管岗位稳定下来,每天工作结束后埋头学习,从早六点到晚十二点,坚持不懈。这回,他终于从近40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的研究生。 考研这事儿,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场持久战。张壮壮的经历告诉大家,坚持不是空谈,得一步步来。他从普通本科起步,工作换了三份,每份都得适应新节奏,可他从没扔下书本。失败三次后,大多数人可能会打退堂鼓,但他选择再来一次。这不光是运气,更多是日常积累。备考期间,他低调到没告诉同事,一个人扛着压力。录取名单出来,单位里炸了锅,大家才知道这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家伙这么牛。 他的路径有啥启发?首先,工作和学习得平衡。他在城管岗位上,巡查任务重,有时跟摊贩有摩擦,但他处理完就切换到学习模式,没让工作耽误复习。其次,失败是常态。他三次没过,没怨天尤人,而是总结经验,下次避开坑。这心态在职场也管用,很多人在挫折前就退缩了。最后,梦想得行动支持。光想没用,得像他那样,早起晚睡,抓紧每分钟。考研大军里,很多人半途而废,他坚持到第四次,上岸了。 2021年考研报名近400万,竞争激烈。张壮壮本科学校河南大学,不是985,起点就落后。可他考上厦大这种名校,靠的就是积累。媒体报道后,不少网友感叹,这给了备考生动力。想想那些二战三战的考生,他的例子说明,坚持下去就有希望。当然,考研不是人人适合,得看个人情况。但他的事迹提醒大家,别轻易放弃目标。 录取消息传开后,城管局同事们议论起来,有人问他秘诀,他简单分享了经验。几个月后,他办手续离开武汉,去厦门大学报到。研究生阶段,他专注课程,几年下来顺利毕业。现在,他用所学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继续前行。
“协管员”张壮壮:考研四次,从400万人中脱颖而出,最终圆梦 张壮壮1997年出
杰彦评娱乐
2025-08-07 17:15:1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