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捐款方式给所有人提了一个醒
慈善不一定需要刻在大楼上
也不一定需要写在牌匾里
但可以刻进时间里
刚刚查了一下李嘉诚的捐款记录。三百多亿港元投在内地,从汕头大学到汶川重建,从潮州医院到西部医疗计划。奇怪的是,这些地方找不到他的名字。
潮州人知道,当地医院曾叫“李嘉诚医院”,如今只叫潮州医院。汕头大学礼堂,校方想叫嘉诚堂,他连“未名堂”都否了,坚持叫大礼堂。
名字被他带去了海外。斯坦福大学立着李嘉诚学习与知识中心。香港大学医学院,也冠着他的名。
有人说他低调。其实他懂,在内地,名是易碎的瓷器。捐了便是捐了,刻上名字反而成了负担。2006年那晚,他把130亿美元塞进基金会当“第三个儿子”时,名字早已不重要。这基金会每年收益的35%自动流出去,李家子孙分文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