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舰高调开进南海“争议水域”,结果下一秒被贴脸开大,中方这次动真格 南海问题一直是个烫手山芋,各方拉扯多年,这次印度和菲律宾的联合巡逻算是添了把火。事情得从头说起,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上台后,外交政策转向加强与域外国家的合作,尤其是面对中国在南海的强势姿态,他急需盟友撑腰。印度这边,正推行“东进行动”政策,想在印太地区扩大影响力,两国一拍即合。2025年8月1日,三艘印度军舰抵达马尼拉港,包括德里号驱逐舰、基尔坦号护卫舰和沙克蒂号补给舰。这些舰艇吨位不算小,德里号排水量6700吨左右,基尔坦号2500吨,沙克蒂号是补给舰,主要负责后勤。菲律宾海军则派出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和何塞·里萨尔号护卫舰,双方舰队规模对等,表面上看是场常规合作。 巡逻从8月3日开始,地点选在菲律宾西海岸附近的海域,靠近民都洛岛。印菲舰队出发没多久,中国海军的052D型驱逐舰和054A型护卫舰就出现了,保持在目视距离内,大概15到25海里。这种“警戒距离”不是随便定的,它能有效监控对方动向,又不至于直接碰撞。菲媒报道说,随舰记者看到中国舰艇身影时都愣住了,因为这速度太快了,像在自家后院转悠。 印菲原计划靠近黄岩岛周边,但中国舰艇通过专业航行技巧,实际控制了航路,让对方没法深入。结果,巡逻范围缩水,只在民都洛岛附近转悠,甚至没进九段线以内。这次中国出动的主力舰组合,排水量和火力都压过印菲一方,052D有7000吨级,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导弹系统,054A4000吨级,擅长反潜和护航。相比之下,印度舰艇的装备老旧些,德里号没区域防空能力,基尔坦号的传感器还是上世纪80年代水平。 为什么中国这次这么硬气?因为印度是首次以实际行动插手南海,以前多是外交表态。这等于给北京敲警钟,外部势力开始搅局。菲律宾海军发言人萨加多事后说,舰队完成了进入争议水域的任务,但西方分析师通过卫星开源数据分析,发现他们根本没靠近黄岩岛。菲媒达沃新报还提到,中国舰艇几乎是“贴脸警告”,全程跟踪,阻止任何偏离企图。事件中,没发生物理接触,但这种影子般跟随,已经是种无声威慑。印度方面高调宣传,这对他们的东进战略有标志意义,可实际情况是,巡逻更像场象征性活动,实际影响力有限。
美国感到非常的郁闷!8月6日,华尔街日报刊文声称,特朗普转向和解,迎来的不是对等
【59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