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日,日本人要求美国“道歉赎罪” 潇湘晨报·晨视频2025-08-06 20:13·《潇湘晨报》官方账号 2025年广岛核爆八十周年纪念活动上,日本首相石破茂说不定还会像往常那样站在人前,以沉痛的语气诉说那场灾难的苦楚,呼吁“绝不再让悲剧重现”。 这无疑是一幕精心编排的国家叙事,只谈悲剧的结果,却刻意回避悲剧的起因。 然而,就在这场庄重的悼念之外,一个来自韩国的声音,却毫不留情地戳破了这出悲情独角戏。 83岁的幸存者沈鎭泰控诉道:“丢原子弹的国家不负责,没能保护我们的国家也一样。美国从不道歉,日本装作不知情,韩国也没好到哪去。他们互相推卸责任,把我们孤零零地留下了。” 他口中的“我们”,是被遗忘在广岛废墟中的韩国人。他们不是游客,而是在日本35年殖民统治下,或被强征,或被虚假承诺诱骗而来的劳工。1945年,广岛城里生活着约14万韩国人,占了原子弹直接受害者的五分之一。 作为殖民地的“二等公民”,他们被理所当然地分配到军工厂等最危险的岗位。原子弹落下时,这种不平等也推到了极致,韩国人的死亡率高达57.1%,远超33.7%的总体死亡率。 更残酷的是,核爆之后,幸存的韩国劳工又被命令去清理尸体和瓦砾。日本当地人都投亲靠友躲避辐射尘时,那些孤苦无依的韩国人却只能困在废墟里,没任何医疗救助,硬生生承受着二次伤害。 这场浩劫并未随着日本的投降和韩国的解放而结束。约2.3万名幸存者拖着残破的身躯回到故土,可等来的不是同胞的拥抱,而是歧视与孤立。因为核辐射造成的严重烧伤和后遗症,他们被污蔑为“麻风病人”。幸存者李好顺记得,当时村里有些人背部和脸部伤痕累累,只剩眼睛可见,他们被拒婚,被所有人排斥。 痛苦是沉默而漫长的,皮肤癌、帕金森症、心绞痛……这些疾病纠缠了幸存者的一生。更让人心碎的是,这份痛苦甚至延续到了下一代身上。 李好顺的儿子被诊断出肾衰竭,另一位幸存者的后代韩正淳则患有血管性坏死,她的儿子一出生就患有脑性麻痹。 “我相信这是辐射暴露造成的,但谁能证明?”这句无力的反问,道出了两代人无法被证实的苦难。在韩国庆尚南道的陜川郡,这个被称为“韩国的广岛”的地方,就聚集了大量这样的家庭。 就在韩国幸存者默默承受着三代人的伤痛时,日本国内的纪念活动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官方搭建的“受害者舞台”上,日本民众义愤填膺地要求美国“道歉赎罪”。网络上,指责美国“赎罪意识薄弱”的声音此起彼伏。 然而,让人觉得蹊跷的地方恰恰就在这儿。 当同一群人面对亚洲邻国的历史追责时,却换了另一副面孔,说着“上一代人的事和现在的人没关系”、“参拜靖国神社是日本的自由”。 这种在道歉问题上表现出的极致双重标准,暴露了其彻头彻尾的“选择性记忆”:只放大自己作为受害者的悲情,却对自己作为加害者的罪行绝口不提。 正如日本和平运动家市场淳子所言:“没有歉意的和平毫无意义。”即使有广岛官员访问陜川,向韩国受害者纪念碑献花,但因其全程回避对殖民及虐待劳工的行为道歉,这种姿态也显得诚意寥寥。 于是,一个巨大的责任真空地带形成了。 投下原子弹的美国,用“终结战争”作挡箭牌,从未正式道歉;作为殖民者和战争发动者的日本,则利用“核爆受害者”的身份,巧妙地回避了对韩国劳工的责任;而战后百废待兴的韩国,也因内外交困,长期忽视了本国幸存者群体,直到2019年才发布首份官方调查报告。 广岛上空,仿佛飘荡着两种哭声:一种在聚光灯下,声势浩大,要求他国赎罪;另一种,却在历史的暗角里,被世界遗忘,只能为自己和后代的命运无声悲鸣。 对广岛的纪念,绝不应简化为对核武器的恐惧,更不该沦为单一国家的悲情表演。真正的和解,必须建立在承认全部历史真相的基础上。 这不仅需要美国正视其行为的后果,更需要日本直面其作为侵略者和殖民者的双重罪责,给予所有受害者——包括那些被遗忘的韩国劳工——迟到的承认、道歉与赔偿。 当日本为广岛的落泪博取世界同情时,整个亚洲仍在等待那声迟到了几十年的“对不起”。在历史面前,当一种眼泪被用来掩盖另一种血泪时,我们追求的究竟是真相之上的和平,还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遗忘?
呵!广岛核爆80周年纪念日,日本人要求美国“道歉赎罪” 潇湘晨报·晨视频202
经略简料
2025-08-07 16:19: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