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特朗普真一意孤行,中国定会以牙还牙、对等反制,让美国尝到贸易战升级的苦果! 今天(8月7日),外媒爆出一条大新闻:特朗普放话,可能要对中国商品再加关税,理由是“中国买了俄罗斯石油”。 特朗普这次找的理由挺有意思,俄乌冲突后,美国带着西方对俄罗斯石油搞制裁,但中国没跟着凑热闹,该买还是买,这在美国政客眼里就成了“帮俄罗斯赚钱”,必须敲打一下。 但仔细想想,中国买俄罗斯石油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都是按市场价正常交易,也没违反国际规则,特朗普这时候跳出来,更像是为了大选造势——既能显得自己对华强硬,又能拉拢国内反俄的选民,一举两得。 不过,他话里留了余地,只说“可能”加税,没把话说死,毕竟,2018年贸易战的时候,美国自己也没讨到便宜:中国一反击,美国大豆卖不出去,农民叫苦连天,沃尔玛里的中国商品涨价,老百姓钱包遭殃,现在美国通胀还没完全压下去,再加关税,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中国在贸易战中采取了针对性措施,比如对美国大豆和汽车加征关税以影响特朗普的关键选区,同时开拓东盟和欧洲市场减少对美依赖,并通过"不可靠实体清单"反制跟随美国制裁的企业。 如果美国再次挑起贸易争端,中国有多种反制手段,限制稀土出口、推迟波音订单或调整特斯拉上海工厂运营以施压美企,还可在WTO起诉美国违规关税,甚至减持万亿美债影响美国金融市场,长期贸易战会导致物价上涨和收入减少,最终普通民众将承受主要代价。 关税上调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最终成本会转嫁给消费者,就像2018年贸易战期间美国洗衣机价格暴涨30%那样,新一轮关税可能引发更多商品涨价。 依赖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如苹果、特斯拉将陷入困境,因为这些公司超过50%的营收来自中国市场,国际油价也可能因中国减少采购俄罗斯原油而大幅攀升,进而推高汽油和电力价格。 特朗普这次放话,说白了还是为了选举,他想塑造“对华强硬”的形象,但真要加关税,美国企业第一个不干,毕竟中国制造的东西,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替代品。 对中国来说,贸易战虽然会疼,但不会伤筋动骨,这几年,中国一直在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比如和东南亚、非洲、拉美加强合作,真打起来,中国有的是办法反制,而美国老百姓可能又要为涨价发愁了。 长远来看,贸易战没有赢家,特朗普要是聪明,就该见好就收,别真把全球经济拖下水,否则,最后倒霉的恐怕还是美国自己。
特朗普深夜改关税!8月7日生效,多国命运大反转,赢家只有这几个特朗普深夜签署行
【7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