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这么说吧,在瑞典生活几个月,就算不疯也得抑郁。

苍穹行 2025-08-07 16:01:36

为什么说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这么说吧,在瑞典生活几个月,就算不疯也得抑郁。 在国内,我们习惯热闹,熟人间随便打个招呼,顺便聊聊家常、聊聊吃什么都不奇怪,但瑞典街上安静得出奇,人们把家关得严严实实,你主动跟邻居打招呼,最多得到一个冷淡的点头。 别人不理解你的热情,有的甚至可能觉得你神经有问题,就算在大学校园里,同学们也是“约10次能出来一次”都算你运气好,这种冷漠感,从生理到心理都挺打击人的,把那种热热闹闹的基本需求给掏空了。 加上瑞典这地方冬天特别黑,北部几乎没有阳光,想晒晒太阳都很难;但夏天又太长期待黑夜睡觉,天再也黑不下去了,就导致人的生物钟特别乱,精神状态也跟着受折磨。 加上长期阴雨天气,心情容易沉重,很多瑞典人都得靠光照灯维持心情,更何况刚到的华人,这种自然环境的压迫感,会让人觉得特别无助。 还有语言障碍,在瑞典,表面看英语很普及,但实际场合中,人们关键时刻就切回瑞典语,让你瞬间被排除在真正的社交核心之外。 职场几乎不可能用英语顺利融入,你听得懂,但别人根本没动力“帮你带入”,更别说工作里做人情、升职这种文化;瑞典更看重团队默契和沉稳推进,加班文化不存在,你的“竞争力”往往被当成是不合群。 还有就是“高福利”的代价,税率高得让人诧异,基本从一拿工资就开始被扣三四成,顶级的能扣到六成以上。 日常生活开销也贼贵,房租居高不下,可即便住得差点,还是压力山大,想吃点中餐,食材贵得离谱,瑞典被戏称为“饮食荒漠”可不是空穴来风。 再有就是系统性阻隔,要拿身份号才能开户、看病、租房,没有它你就像透明人,很多移民因为身份问题卡上好久,等得心态都快崩。 即便看病也很难,非急诊得等好几周;超市早闭门,人赶着想买点日常用品都困难,日常生活中的效率低下,让人天天在小事里焦虑。 这些压力一点点累积,让华人的精神支持被慢慢拆散,国内靠亲友聊天慰藉就能缓解心情,可在瑞典,没有人关心你发朋友圈、没人接电话、你的困扰听不懂又被看成“你弱”。 但瑞典是理想中优质社会的样板,但它不适合追寻“人间烟火”的我们,看着国内广场上的大妈跳舞、路边小吃摊里油烟四起,那种热闹自在,是瑞典的高级感无法提供的。

0 阅读:85
苍穹行

苍穹行

苍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