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蟠桃,一口一个扔得潇洒,像极了天生反骨的齐天大圣。可要问导

爱丽丝说娱乐 2025-08-07 15:43:18

《西游记》里孙悟空偷吃蟠桃,一口一个扔得潇洒,像极了天生反骨的齐天大圣。可要问导演杨洁,她只想叹口气,“实属无奈”。 86版《西游记》剧组那年穷得叮当响,剧里猴哥吃的是桃,剧外人吃的是紧巴饭。咬一口就扔的设定,不是艺术创意,是现实逼出来的“省法子”。 连桃子都租不起的剧组,愣是靠一口气、一根钢丝,把神仙世界撑了六年。这事儿,不是光靠敬业,是拿命拍出来的。 就说吊钢丝吧,那会儿哪有什么安全保障?一根细钢绳拴在演员腰上,上面几个人拽着,下面连个缓冲垫都没有。六小龄童拍“大闹天宫”翻筋斗,钢丝突然断了,他从三米高的台子直直摔下来,后脑勺磕在石头道具上,当场就晕了。醒来时,杨洁导演正蹲在他旁边抹眼泪,他还嘴硬:“没事,猴哥哪那么容易死?”结果养了半个月,头皮上的疤到现在还在。 马德华演猪八戒,那身行头简直是“刑具”。三十多斤的假体,脸上的乳胶面具密不透风,夏天在沙漠里拍“三借芭蕉扇”,里面的汗能倒出小半碗。有次他中暑晕过去,被抬到树荫下,醒了第一句话是“扇子还没借到,别耽误拍”。更逗的是,剧组人少,他除了演八戒,还得客串小妖、老汉,甚至有场戏里,他刚脱下八戒的肚子,换上小妖怪的衣服就上场,观众愣是没认出来——哪是想省演员钱?是真没人啊。 杨洁导演更拼。为了找个像样的“花果山”,她带着剧组跑了二十多个省。在黄果树瀑布拍“水帘洞”,演员得站在瀑布里,水凉得像冰,冻得人直打哆嗦。杨洁自己也站在水里指挥,喊得嗓子哑了,就扯着副导演的胳膊比划。有次在云南拍戏,山路塌方,剧组被困在山里三天,最后是当地老乡用扁担把摄像机挑出来的。她后来回忆:“那会儿就一个念头,只要机器没坏,人能站着,就不能停。” 道具组的师傅们更是“土法炼钢”的高手。“筋斗云”是在拖拉机上绑块木板,演员站上面,后面有人撒干冰,拖拉机一开动,就像腾云驾雾;“龙宫”的珊瑚是用塑料花喷上红漆做的,珍珠是玻璃球;就连孙悟空的金箍棒,都是用钢管裹上金纸,六小龄童耍得虎虎生风,其实那玩意儿沉得要命,他练得胳膊都肿了。 最让人揪心的是经费。每集预算就几十万,拍着拍着就超支,杨洁得天天跑电视台要钱。有次没钱租场地,就在寺庙的角落里搭景,和尚们看他们可怜,每天送两桶热水。演员们的伙食更简单,馒头就咸菜是常态,偶尔加个鸡蛋,都得让给拍动作戏的武行。六小龄童说,他那会儿最盼着拍“吃饭”的戏,因为能蹭口热乎的。 可没人叫苦。六小龄童为了演好孙悟空,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眼神,对着太阳看,练到眼睛流泪;迟重瑞演唐僧,骑马总摔,就偷偷在腿上绑护具,摔得再疼也不吭声;就连客串的小演员,比如红孩儿,被“三昧真火”(其实是烟饼)呛得直咳嗽,也憋着不哭,他们都知道,这戏拍得不容易,得对得起观众。 拍了六年,剧组里的人个个带伤:杨洁的腰坏了,马德华的膝盖磨出了茧子,六小龄童的胳膊上留着钢丝勒的疤。可当1986年《西游记》播出,全国老百姓守着电视看,孩子们举着木棍当金箍棒时,所有人都觉得值了。 现在的剧,投资动不动就上亿,特效用得花里胡哨,可总少点什么。或许就是少了86版那份“穷得掉渣,却把心掏出来”的劲儿。那些咬一口就扔的蟠桃,断过的钢丝,泡过水的戏服,藏着的不只是艰辛,更是对作品的敬畏。就像杨洁说的:“我们拍的不是神仙,是一群想把中国故事讲好的普通人。”

0 阅读:30
爱丽丝说娱乐

爱丽丝说娱乐

欢迎大家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