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27岁张勋如愿娶了14岁曹琴。洞房花烛夜,张勋一把搂住曹琴说:“你和

吴仁磊说 2025-08-07 13:24:07

1881年,27岁张勋如愿娶了14岁曹琴。洞房花烛夜,张勋一把搂住曹琴说:“你和外婆给我好运,我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可一转身,张勋连纳妾都不知会曹琴。

街坊邻居都挤在曹家老宅门口看热闹,新娘子盖着红盖头,被新郎用红绸牵着跨火盆。

这桩婚事在十里八乡传得邪乎,都说穷小子张勋攀上了大户人家。

要说起张勋的身世,那真叫个苦水里泡大的,打小爹娘死得早,十来岁就没了依靠。

村里人见他可怜,东家给口饭西家借件衣,硬是拉扯到十五岁。

那年冬天张勋饿得前胸贴后背,缩在曹家祠堂屋檐下避雪,正巧被曹家老太太撞见。

老太太心慈,见这半大小子冻得直哆嗦,就让管家收他做了书童。

在曹家当差的六年光景,张勋像根野草似的疯长,白天伺候笔墨,晚上蹲在柴房借着油灯偷看主家的藏书。

曹家老太太常跟人说:"这小子眼睛里有团火,将来准不是池中物。"这话传到曹琴耳朵里,当时才六岁的小丫头还不懂什么意思,只觉得这个总爱蹲在廊下读书的哥哥挺有意思。

到了1884年,张勋跟曹家老太太磕了三个响头,说要出去闯荡。

老太太把攒了半辈子的十两银子塞给他,曹琴躲在门帘后头,看着这个高大的背影消失在村口。

谁也没想到,这个连件像样衣裳都没有的穷小子,后来能混成让袁世凯都高看一眼的人物。

张勋当兵的路子走得顺当,先是在湖南巡抚衙门当差,后来跟着苏元春打法国人,甲午年跟着宋庆在朝鲜跟日本人干仗。

要说这人命硬,子弹擦着脑门过愣是没伤着分毫。

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张勋带着二十几个弟兄投奔过去,靠着敢打敢拼的劲头,硬是混成了老袁的贴身护卫。

武昌城头枪响那年,张勋正带着武卫前军守南京城,别人都忙着剪辫子表忠心,就他死活不肯动那根油光水滑的大辫子。

有部下劝他识时务,他瞪着眼骂:"我生是大清的人,死是大清的鬼!"这话传到紫禁城,连隆裕太后都抹着眼泪说张勋是忠臣。

要说张勋这辈子最风光的时候,还得数1913年打南京那仗,带着五千辫子兵,愣是把黄兴的三万人马打得找不着北。

袁世凯乐得直拍大腿,当场封他当江苏督军,赏了二等文虎章。

那年冬天张勋回奉新省亲,八抬大轿后头跟着两马车银元,说是要给曹家老太太修祠堂。

曹琴嫁到张家这些年,日子过得跟戏文里似的,张勋在外头打仗,家里全靠她操持。

最风光时张家大宅里住着百十口人,光是厨子就养了八个。

逢年过节各地来拜码头的军官排着队给夫人磕头,曹琴坐在太师椅上受礼,心里却惦记着后院新来的几个姨太太。

张勋纳妾从来不跟曹琴商量,有时候出门剿匪,回来就带个水灵姑娘,说是路上救的孤女。

姨太太们刚开始还想着争宠,有个唱戏出身的五姨太,仗着年轻貌美想给曹琴脸色看。

结果张勋知道后,当着全家人的面让五姨太在院子里跪了半宿,打那以后,张家大院里再没人敢对正房夫人不敬。

1917年张勋搞复辟,带着五千辫子军进北京城,那十二天里,曹琴在天津租界急得满嘴燎泡。

后来事情黄了,张勋躲进荷兰使馆,曹琴变卖首饰托人打点,这才保住老头子一条命。

晚年张勋在天津当寓公,曹琴天天盯着他喝汤药,有次听见老头子跟老部下念叨:"这辈子最对得住我的,还是家里那个黄脸婆。"

曹琴活到1944年,死的时候张家早就败落了,出殡那天,几个白发苍苍的姨太太互相搀着送灵,街上看热闹的年轻人都不晓得,这个躺在薄皮棺材里的老太太,当年可是让张大帅敬了一辈子的正房夫人。

0 阅读:60
吴仁磊说

吴仁磊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