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退休教授火了!”重庆,一位退休教授去贵州避暑,意外看到山区孩子英语教学水平低,他大手一挥,竟然直接将自己的农家院,改成了“坝坝英语角”,每年都来这,免费给孩子们辅导英语,这一干就是整整13年,面对采访,老教授说:只要孩子们想学,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网友: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孩子们,早上好!"清晨七点,贵州山区的一座农家小院里,75岁的刘晓生教授正带着三十多个孩子朗读英语。这个被当地人称为"坝坝英语角"的特殊课堂,已经在这片大山里坚持了整整13年。 2010年夏天,刚从师范大学退休的刘晓生来到贵州桐梓县避暑。某天清晨散步时,他听见几个孩子在争论"苹果"的英文发音。"孩子们磕磕绊绊的读音,让老教授心头一颤。 走访后他震惊地发现:这个乡镇小学六个年级共用一个英语老师,很多孩子到六年级还分不清单词。当晚,刘教授做了一个让老伴瞠目结舌的决定,把刚买的避暑农家院,改成免费英语课堂! "你疯啦?退休了不好好享福!"面对亲友的不解,刘教授只是笑了笑:"总得有人为这些孩子点盏灯。" 最初的课堂异常艰难。没有教材,刘教授就手写复印;没有教具,他自费购买单词卡片。最让他心痛的是,很多孩子放学后要赶牛、打猪草,常常学到一半就被家长叫走。 转折发生在2013年。当地媒体报道后,重庆的退休教师们纷纷加入。如今,"坝坝英语角"有了12人的教师团,他们自掏腰包建立了小型图书室,还开发出"田间英语""赶集英语"等特色课程。 "刘爷爷的英语游戏最好玩!" 10岁的苗族女孩小芳说。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孩子,刘教授创新了"汉苗英三语对照教学法",把苗语童谣改编成英文歌曲。 但最让杨教授自豪的,是孩子们的成就。他翻开一本泛黄的相册,指着一张照片:照片里皮肤黝黑的少年,如今已是某外企的白领。"刘老师,您教的不仅是英语,更是看世界的勇气。"学生在明信片上这样写道。 清晨五点半,刘教授就起床备课。他的"办公室"是院子里一张老旧的八仙桌,上面整齐摆放着学生作业和自制教具。13年来,他写坏了47支钢笔,用完了600多本备课本。 "有人问我图什么?"刘教授抚摸着墙上孩子们画的感谢卡,"看到他们眼里的光,这就是答案。" 2025年暑假,"坝坝英语角"迎来了第14个年头。刘教授的背更驼了,但课堂上的声音依然洪亮。让他欣慰的是,最早的一批学生已经回乡支教,接过了教育的接力棒。 在这个群山环抱的农家小院,一位退休教授用13年的坚守证明: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奉献不是牺牲,而是收获幸福。当城市里的家长为"天价补习班"焦虑时,大山深处的这群老人和孩子,正在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最后,您有什么感触? 信息来源: 人民网|十年如一日!重庆退休教授刘晓生将桐梓农家院变英语角 百度百科|刘晓生 文|知又 编辑|南风意史
“这退休教授火了!”重庆,一位退休教授去贵州避暑,意外看到山区孩子英语教学水平低
南风意史册
2025-08-07 13:13:51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