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1901年开始颁奖的诺贝尔文学奖,向世界上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各自文化母语的多语种作家作品开放(当然主要还得翻译为英美法德等文字),秉承文学理想,倡导多元,海纳百川,持之以恒,而且坚持颁奖到去年2018年,因故暂停一年(历史上都因种种外部原因停办过一两次)。而今年2019年10月,据说是要下“双黄蛋”,有两位作家获奖,其中一位以补上去年未评的空缺。 诺奖肯定有其局限性(毕竟受各个评委的视野和见识及价值判断的诸多影响),甚至还有致命的以偏概全等软肋,比如卡夫卡、托尔斯泰和鲁迅等为数众多的伟大作家都未能入选。但话又说回来了,诺奖至少在评奖主导思想和评选的文化多语种上,其评选要求和对象上,以及经过百年的坚持,并不断推出很多各国的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客观上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并长达百十年地有了诺奖自身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公信力。尽管诺奖作家不一定都是本国唯一最优秀者,但确实客观上通过这个奖的公信平台把各国的作家推向了全世界。近年来,诺奖争议颇多,招致诟病,但目前为止,在世界文学的平台上,或还只有诺奖一家,还未有其他奖项能完全取而代之。 很难预测,毕竟诺奖每年爆冷门。尤其,文学发展到今天,文学占据社会生活的版图,一直在时代与市场之间的中心和边缘不断错位中,进行文学的争夺战。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能够坚守的,能够具有坚实有力的开放包容心态的,都是难能可贵的优秀作家。历年来陪跑的村上春树,还继续陪跑今年的诺奖?还是又有以往鲜为人知的作家和作品浮出水面?至少每一届的获奖作家在本国还是很有影响,诺奖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的平台。比如莫言、高-行~健,或如莫迪亚诺、马尔克斯、大江健三郎,再如福克纳、海明威、肖洛霍夫,等等。诺奖作家不一定是一种盖棺论定,却是作家走向世界,并被世界两百个国~家和地区所广为熟知的重要渠道和获奖平台,由此才会被全世界读者所加持。本国著名作家一旦获奖,便一跃而为世界著名作家,算是鲤鱼跳龙门。诺奖起的作用或正在于此。 #沐月记#
从上个世纪1901年开始颁奖的诺贝尔文学奖,向世界上两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各自文化
周永博说
2025-08-07 12:33: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