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签了?稀土换停战,美国率先官宣:中美签署了“贸易停战协议”,中国承诺向美国供应稀土,从风电、飞机到导弹,全都给!一时间,美国媒体兴奋了,可问题是这“签约消息”只来自美国,中国这边一句没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从手机芯片到导弹制导,从风电电机到新能源车电池,几乎所有高科技产品都离不开它。 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储量占全球37%,产量一度占90%,美国则是稀土“消费大户”,F - 35战机每架耗用417公斤稀土,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2吨稀土,就连特斯拉电动车的电机亦依赖稀土永磁材料。 但稀土这张“王牌”,中国打得并不轻松,过去“贱卖资源”的教训深刻:一吨稀土精矿卖不过一吨猪肉,环境代价却触目惊心,稀土开采会产生大量放射性废渣,内蒙古包头曾因稀土污染被称为“世界污染之都”。 近年来中国通过整合产业、提高出口关税、加强环保监管,逐渐掌握定价权,但美国早已未雨绸缪: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开发稀土矿,扶持马来西亚、越南建加工厂,甚至从废旧电子产品中回收稀土,试图摆脱对中国依赖。 美国“官宣”为何中国“不认”?真相可能有三 1.美国“造势”为选情:2024年是大选年,特朗普或拜登若想连任,需向选民展示“外交成绩”,稀土是中美贸易关键痛点,单方面宣布“协议”既能转移国内通胀、移民等矛盾,又能给对手扣上“对华软弱”帽子,可谓“一箭双雕”。 2.中国对稀土出口一贯“按规则办事”,严格管控开采总量,优先保障国内产业链安全,对美出口需符合WTO规则和双边贸易条款,若美国未拿出实质性让步,中国没理由“单方面让利”。 3.更可能是美国媒体“脑补”或个别企业“炒作”,比如,某美企可能与中国供应商达成稀土采购意向,却被渲染成“国家协议”;或美国智库为推动国会通过稀土补贴法案,故意制造“紧迫感”。 美国把稀土当“停战牌”,本质还是“零和思维”,想用中国资源解自己燃眉之急,却不愿在关税、技术上让步。 但中国早过了“贱卖资源换和平”的阶段:稀土是战略资源,不是“慈善物资”,出口必须服务于国内产业升级和全球供应链稳定,若美国真想“停战”,就该先取消对华301关税,放宽半导体、AI等高技术出口限制,而不是总想着“空手套白狼”。 退一步说,就算真有协议,也得是“双向奔赴”,中国保供稀土,美国开放市场,双方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加强合作,否则单方面“官宣”只会让中美关系更像“独角戏”:美国演得热闹,中国看得冷静,最后尴尬的还是“自嗨”的那一方。 最后说句大实话:中美贸易战打到现在,早不是“一纸协议”能解决的,稀土可以谈,但得“谈条件”,停战可以想,但得“有诚意”,别总想着“我赢你输”,多想想“合作共赢”,毕竟地球够大,容得下两个大国共同发展。
中美签了?稀土换停战,美国率先官宣:中美签署了“贸易停战协议”,中国承诺向美国供
掘密探索
2025-08-07 11:46: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