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对俄加码"二级制裁",但真能逼俄罗斯就范吗?
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对俄罗斯实施更多"二级制裁",并给俄乌和谈设下最后期限——如果8月8日前没有进展,就等着挨更狠的制裁。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挥舞"制裁大棒"了,但这次瞄准的不只是俄罗斯,还包括那些继续和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这种"连坐"式的惩罚,到底有多大威力?
什么是"二级制裁"?
简单说,就是美国不仅制裁俄罗斯,还要惩罚那些和俄罗斯有贸易往来的第三方国家或企业,哪怕这些交易根本不用美元、不经过美国公司。比如前几天美国突然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理由就是印度买了俄罗斯石油。这种"谁和俄罗斯玩,我就整谁"的策略,摆明了是要孤立俄罗斯。
美国还能怎么玩?目前来看,特朗普手里还有几张牌能打:
能源领域:逼中国、印度、土耳其这些俄油大买家站队,甚至威胁切断它们的美元结算渠道。
金融领域:把更多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系统,连带制裁给俄罗斯提供金融服务的外国银行。
高科技和军工:限制向俄出口芯片、航空零件的公司,甚至制裁和俄罗斯军火交易的国家,比如伊朗、朝鲜。
俄罗斯怕吗?短期会痛,但死不了
说实话,这种制裁短期内肯定让俄罗斯难受。能源出口是俄经济命脉,如果连印度这样的"老客户"都被美国吓住,收入肯定受影响。但俄罗斯早就被制裁出了"抗药性"——2023年它的GDP还增长了3.6%,比欧盟的0.5%强多了。为什么?因为它把贸易转向了中国、印度,用本币结算,还搞了"影子船队"偷偷运油。更狠的是,俄罗斯手里也有反制武器:比如断供钯金(全球40%产量靠俄罗斯),欧美汽车厂立马就得哭。
要我说,特朗普这招颇有点"杀鸡儆猴"的意思。他先拿印度开刀,就是想吓唬其他国家:"看见没?不听话就是这下场!"但问题是,中印这种大国根本不吃这套。中国早就和俄罗斯签了本币贸易协议,印度也硬气回怼。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的盟友欧盟,去年还偷偷买了675亿欧元的俄罗斯产品。这么搞下去,只会逼得更多国家绕开美元,加速"去美元化"。
最后的结果?俄罗斯肯定不会因为制裁就在俄乌和谈中让步,毕竟普京的底气比特朗普想的更足。而美国这种"霸道制裁",反而可能让全球贸易越来越分裂——大家各找各的圈子,美元霸权进一步松动。这场博弈里,特朗普想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但世界早就不是美国说了算的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