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发飙了 越南发飙了 越南总理放话,要在2027年前搞定半导体芯片的自主设计、制造和测试,整个项目准备砸下115亿美元,这不是说说而已,方案、路径、预算都已经排上日程。 他们不是从零开始,已经吸引到安森美、Synopsys等国际大厂进驻,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也开始在越南设点,这波操作就是想靠政策带技术、靠产业链留人才,一步步补上高端制造的短板,把东南亚制造真正推进2.0版本。 另一边,印度也不甘落后,直接上重拳,搞了个更大的——1150亿建一座年产300万吨的电解铝厂,光是这座厂,每年就要消耗500亿度电、600万吨氧化铝。 这投入量级已经不是试水,而是拼命,要知道,铝是芯片、飞机、电动车、电线的基础材料,印度这是要把供应链底座全都拢到自己手上。 为啥要干这事?因为他们不想再看西方的脸色过日子,电力也好、矿产也罢,能自产就自产,能自产就敢谈条件。 这两个国家发飙背后,其实透露着一种共同的焦虑,一个想赶超中日韩,抢占新一轮半导体红利;一个想弯道超车,把能源原材料卡脖子的事一锤定音。 都不约而同奔着高科技自主化、产业链本土化去的,而很多网友在热议的时候,也没再像过去那样冷嘲热讽了,反而是说:“别笑,认真起来,他们真能干成点什么。”那你怎么看?你觉得他们这波能不能突围? 说到底,这事背后藏着一个关键:技术不是某几个国家的专利,也不该永远被垄断,西方高科技掌控几十年,靠的不是天赋,是先手、规则、专利墙,一旦发展中国家开窍、抱团、投入资源,那些所谓的“高门槛”也就不再神秘。 越南有制度在提效,清廉能聚资本;印度有人口红利,肯砸钱也有市场,这两国发飙,虽然路子不一样,一个在抢芯片高地,一个在夯材料底盘,但目标一致——别再被薅羊毛。 很多人质疑他们起点太低,资源不足、人才不够,可话说回来,中国起步的时候也被这样说过,关键不是有没有问题,而是敢不敢下决心干、能不能一边踩坑一边改,更重要的是,中国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做? 是冷眼旁观看热闹,还是借着这股“集体觉醒”的劲头,带头把高端技术往全球发展中国家推广,让游戏规则重新洗一遍,如果中国能让高端芯片、大飞机真正平价普及到这些国家,那西方科技霸权才会真正失效。 谁说只有美国能带盟友玩技术垄断?我们也可以带兄弟国家一起破局,让全世界都知道,技术也能走群众路线,你觉得,中国该不该主动带发展中国家搞一波“科技突围”?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参考资料:界面新闻——越南总理:力争最迟2027年实现自主设计与制造部分必要芯片
中国确实想和美国脱钩,也在慢慢推动布局。中方智囊团队发现,中国经济的弱点在于太依
【7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