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一解放军师长因大腿根部受伤住院,不料遇到了一位19岁女护士给他换药,师长看到后,急忙抓住裤子说:“给我换男护士来吧。”
1947年深秋,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司令员周志坚被抬进野战医院时,整条军裤都被血浸透了。
潍县战役的流弹正打中他大腿根,弹片离命根子就差半寸。
这位身经百战的"铁将"疼得冷汗直冒,却死死攥着皮带不撒手,当19岁的护士矫明端着药盘走近,他突然像个受惊的毛头小子,涨红着脸扯过被单盖住下身:"换个男同志来行不?"
纱布黏在伤口上撕不下来,矫明拿镊子的手稳得像杆枪。
姑娘眉毛都没动一下:"首长,列宁同志说过,革命者身体是战斗的武器!"
药水往血肉模糊的创口一泼,周志坚咬得后槽牙咯吱响,耳边却听见小护士噗嗤笑:"原来您也会怕疼啊?"
这话把病房里的人都逗乐了,谁能想到呢?三个月前在沂蒙山区,正是这个硬汉带领部队创下六小时全歼敌军精锐团的奇迹。
更早的万源保卫战,17岁的周副团长被子弹打穿左肺,战友把他写进阵亡名单抬走,半道上担架队员突然大叫:"这人在喘气!"
卫生员翻开被血糊住的军装,发现弹头卡在肋骨缝里,捡回条命的周志坚从此得了"铁将"名号。
其实换药风波真不怪周志坚封建,十二岁揣着两块红薯投奔红军时,他连女同志辫子都不敢瞅。
当勤务兵给首长洗绑腿,看见晾着的花布衬裤都吓得绕道走。
有回炊事班大娘心疼他瘦,往兜里塞了把炒黄豆,小孩捧豆子的手哆嗦得像揣了地雷。
但革命的熔炉把放牛娃炼成了锋钢,1939年新街遭遇战,日军放毒气的黄烟漫过阵地,时任新四军营长的周志坚把湿毛巾按在口鼻上吼:"咱们多顶一秒,老乡就多撤一个!"带着战士扛住日军四轮冲锋。
等到1941年当旅长时,他琢磨出"点名战术",围歼国民党保安团时让人举着喇叭喊花名册:"王有财!你娘叫你回家吃饭!"
敌军听得心头发酸,成排扔了枪出来投降。
可此刻病床上每换一次药,周志坚后背都湿透。
娇明的手指偶尔蹭过大腿皮肤,烫得他耳根发红。
有次伤口感染发高烧,迷糊间有人拿凉毛巾给他擦身,他一把抓住那手腕:"大妹子...不合适..."睁眼看见姑娘眼圈红了:"您腿上还有三处旧枪疤没清干净呢!"
这话像颗子弹打进心里,周志坚忽然想起十六岁扛大刀片冲锋,左腿被子弹咬掉块肉都没哼声。
二十岁带着敢死队夜袭鬼子炮楼,右膝嵌着弹片走了三十里山路。
可如今被个姑娘盯着换药,倒比挨枪子儿还难熬?
转机发生在雪后的清晨。病房门被牛皮军靴踹得哐当响,许世友司令裹着寒气冲进来:"矫明同志!快给他换块干净纱布!"
指着周志坚大腿骂咧咧:"你小子再磨蹭,信不信老子扒了你裤子!"
满屋哄笑中,姑娘的手出奇轻快,棉球擦过伤口时铁将竟没觉着疼。
三个月后医院办喜事,用缴获的日本罐头当喜糖。
新婚夜娇明等到月过中天,却见新郎官拎着美式卡宾枪冲进洞房,枪管还冒着烟:"端了个敌哨所!缴获够武装半个连!"
新娘子抄起笤帚要打,被周志坚拦腰扛上肩头:"兵贵神速嘛!结婚证又不是停战书!"
这场姻缘像他们换药的场景,带着火药味的粗粝里藏着温存。
1955年周志坚授少将时感慨:"当年她要听我换男护士,哪有今日并肩看军旗的机会?"
五十年代赴朝参战前夜,将军对着地图部署到凌晨,突然搁下铅笔对妻子说:"要是我...抚恤金你拿去买拖拉机。"
后来到他捂裤子的窘迫,他夜袭敌营的执拗,他给妻子擦泪的笨拙,都在诉说同个真理:真正的英雄主义,从不是钢浇铁铸的神像,而是滚烫生命在烽火中的淬炼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