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把医生逼的跳了楼,孙玉良:冷漠的商业环境催生医患对立关系】据荆楚网等多家媒

孙王良评 2025-08-07 10:42:21

【患者把医生逼的跳了楼,孙玉良:冷漠的商业环境催生医患对立关系】

据荆楚网等多家媒体报道,8月2日凌晨,周口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邵晓蓓坠楼身亡。这位57岁的医生在完成当天排好的六台手术后,与孙子孙女视频通话,留下遗书,选择以最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三起医疗纠纷中患者家属长达数月的网络暴力。

邵医生轻生前留下遗书,要求丈夫为她正名。邵医生不是想不开,而是“以死明志”,用这种方式反击网暴她的患者。她的遭遇令人痛心,更令人愤怒。在“羊水栓塞”案例中,她以高超医术将产妇从死亡线上拉回,保住了母婴生命,却因切除子宫的医疗决策遭到家属恶意中伤。产妇家属不仅找鉴定机构诬告,更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发布侮辱性视频,甚至由护理专业出身的小姑子出面,以“过度医疗”等荒谬理由攻击邵医生。这种恩将仇报的行为,在网络上被网民称之为现代版“农夫与蛇”。

细究这三起纠纷,我们看到的不是医疗事故,而是医学局限性与患者不理性期望之间的鸿沟。在“三胎巨婴案”中,邵医生已明确告知风险并取得签字同意;“婴儿缺氧案”更是发生在分娩两天后。这些案例反映出当前医患关系中一个可怕的扭曲:患者不再将医生视为共同对抗疾病的战友,而是将医生当作必须为所有不良后果买单的“责任人”。医患之间再没有以前那种救死扶伤、知恩图报的暖意,而是冷漠的金钱交易关系。对于医院而言,不交钱不给看病;对于患者而言,医生要承担所有看病的后果,否则就网暴你。

这种扭曲关系的背后,是医疗环境日益商业化的恶果。当医疗被异化为纯粹的服务买卖,患者便以“消费者”自居,要求“花钱就必须治好”的结果保证。而某些鉴定机构和自媒体为了利益,不惜推波助澜,制造对立。更可悲的是,我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严重缺位,患者进了医院,便成了弱势群体,任人宰割;而医生面对患者或患者家属的网络暴力也几乎毫无招架之力,对于类似的案件,连警方也“有心无力”,很难判断孰是孰非。

邵医生遗书中“一定要为我正名”的呐喊,是对职业尊严的最后捍卫。那些曾经受她救治的患者们的自发声援,则证明了真正的好医生从未改变初心。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重建医患信任,才能达到治本的目的。医疗机构要建立更完善的纠纷调解机制,法律要对医疗网络暴力零容忍,媒体要停止渲染个别极端案例,公众更需要明白,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也不是神仙。如何做到这些,需要我们的专家好好思考医疗改革的方向,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我是严重反对医疗产业化的。我认为教育与医疗,都应该是财政补贴的公益事业,而不应该成为赚钱的工具。就如同“房住不炒”一样,教育与医疗还是少沾染些铜臭味为妙。邵医生的悲剧警示我们:当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被逼至跳楼,这个社会生病的不是医疗技术,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与尊重。如果我们继续放任医疗环境在商业逻辑中异化,下一个被逼上绝路的,又会是谁呢?

0 阅读:94

评论列表

淡盐

淡盐

4
2025-08-07 12:32

商业环境?根子恐怕不是这个吧

微笑刺客

微笑刺客

2
2025-08-07 18:25

我始终认为,鲁迅弃医从文是有眼光的

丽之银

丽之银

2
2025-08-07 18:09

现在很多医院也很黑

猜你喜欢

孙王良评

孙王良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