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外媒都看不下去了,中国外卖大战成笑话,无效内卷该停停了!   今年年初,京东高

一叶知大事 2025-08-07 10:27:30

连外媒都看不下去了,中国外卖大战成笑话,无效内卷该停停了!   今年年初,京东高调宣布杀入外卖赛道,一上来就甩出“百亿补贴”的重磅炸弹。   阿里巴巴紧随其后,火速整合了饿了么、淘宝、支付宝等旗下业务,扬言要举全集团之力加码外卖业务,还放话一年要砸500亿元搞补贴。   美团本想稳坐钓鱼台,却被这两家的气势逼得不得不下场参战,一场猛烈的价格战就此打响。   短短几个月,市场就被搅得乌烟瘴气。   咖啡、茶饮这类常见饮品,在补贴的裹挟下,价格一路跌到1元,甚至出现免费送的情况。   平台们像是着了魔,一门心思靠疯狂砸钱抢占市场份额,完全不管这种玩法是否可持续。   这种乱象很快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5月和7月,市场监管总局两次约谈饿了么、京东、美团这三大平台,明确要求它们理性参与竞争。   直到8月初,这场混战才出现缓和迹象,美团、淘宝、京东几乎同时表态,说要抵制恶性竞争,响应监管部门的约谈和新出台的《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   可这几个月的折腾,已经让整个行业付出了沉重代价,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餐饮商家。   大型连锁餐饮还算能扛,可日子也不好过。   自4月以来,堂食收入降了30%,外卖收入看着涨了20%,利润却跌了超过20%,纯粹是干得多挣得少。   更惨的是小微商户,本来家底就薄,根本经不住这种折腾,不少夫妻店悄无声息地就关门了。 一开始平台打着“零佣金”的幌子忽悠商家加入,等商家进来了,就翻脸要求必须参与百亿补贴活动,想退出都不行。   有商家算过一笔账,一单外卖扣除红包、配送费、佣金,再加上原料、房租、水电、人工这些成本,基本就是白干。   这样的经营状况,谁能撑得下去? 消费者看似尝到了低价的甜头,实际上也没得到什么好处。   5块钱的牛肉面,1块钱的奶茶,这样的价格想想都知道品质好不到哪里去。   商家为了压缩成本,只能在食材上做手脚,食品安全根本没保障。   不少消费者反映,现在的外卖越来越难吃,奶茶里的冰块比奶都多。   这样的低价,换来的是品质的大幅缩水,实在不划算。   而骑手想多挣点钱,就只能延长工时,拼命跑单。   为了多挣那点钱,骑手们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在路上狂奔,实在让人揪心。   有人预计,京东外卖业务今年亏损会达到330亿,淘宝的“即时购买”部门可能亏损440亿,美团今年的利润预期也被下调了17%。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拼了命地砸钱,结果把自己陷进了亏损的泥潭,这样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   外媒看着咱们这场“低价戏码”,都觉得是个笑话。   他们说全世界都在突破高科技,中国某些电商巨头却忙着无效内卷,这话虽然难听,却也戳中了要害。   高盛、瑞银等国际投行也纷纷发表看法,认为这是一场不合理的商业竞争。   瑞银更是直接称之为“懦夫博弈”,觉得这种烧钱大战一点都不值得,还建议头部互联网企业把资源投向国际市场或AI领域,别在即时零售领域浪费资本。   国内行业协会和民众也对这种内卷式竞争怨声载道。   商家和消费者也早就疲惫不堪,盼着这场闹剧赶紧结束。   这场外卖大战,没有任何一方是赢家。   商家、消费者、骑手、平台,全都深受其害。   希望平台们能真正吸取教训,别再沉迷于这种低效的内卷,把精力放到提升品质和服务上,这样才能让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那么你们怎么看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0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