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创业??!图: 新成立公司的数量
一、数据归纳:创业潮的“峰谷悖论”
2009–2018年,新成立公司数量呈 指数级飙升,2018年突破5万家峰值;随后 断崖式暴跌,2021年后不足峰值的1/2,2024年几近“归零”。
2018年前后的创业狂欢,本质是 资本泡沫、风口投机 的产物(共享经济、O2O、区块链等概念爆炒)。大量公司并非因“创造价值”诞生,而是为“蹭融资、追风口、玩套利”成立——它们是资本游戏的“炮灰”,而非真正的商业创新。
如今的创业冷清,不是“经济变差”,而是 市场回归理性:资本不再为“故事”买单,创业者也不再幻想“躺赚风口”。只有真正解决刚性需求、具备核心能力的公司,才敢在冷静期启动——这反而让商业生态更健康(筛除投机者,聚焦真实价值)。
当年“十万家公司成立”的热闹,不过是 “伪创业”的集体自杀——它们把市场卷进恶性竞争,消耗资源,最终批量死亡;如今的“冷清”,才是 商业真正开始“创造价值”的起点。
[哈哈]
创业数量≠创新活力,泡沫期的“虚假繁荣”,比寒冬更致命——因为它让社会误判趋势,让资本错配资源,让真正的创新者被“投机噪音”淹没。而低谷期的冷静,恰恰是市场自我净化的过程。
(一句话扎穿假象:“当年抢着成立的公司,如今连名字都没人记得——这就是‘创业潮’的真相。”)
数据开源备注:
- 时间范围:2024年数据仅统计至8月(“YTD,年初至今”),属于“不完整统计”;
- 样本偏差:Prequin 和 IT 桔子均聚焦 资本驱动的企业(而非所有行业、所有规模的公司),无法代表“街边小店、个体工商户”等基层商业主体。
简言之,图中数据是 “创投圈关注的新公司”的数量变化,而非“全社会所有新成立企业”的真实全貌——其暴跌更反映 资本退潮后,投机性创业的消亡,而非商业活力的消失。